北京两处侵华日军飞机窝被拆 拆迁方称不知为文物
飞机库掩体被拆除,几个小朋友在上面玩耍。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
近日,大兴区万聚庄村和吉庆庄村附近,两个看似蘑菇头的混凝土建筑被当做危房拆除。经了解,被拆除的正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日军飞机库掩体。拆迁方表示并不知其为文物,且年久失修存安全隐患。主管部门则尚未就此事作出明确答复。
京华时报记者韩天博
两处“飞机窝”粉身碎骨
昨天中午,记者在吉庆路和万吉路交叉口南部看到,在一片拆迁废墟中,一处直径约35米、由混凝土材料围成的圆形建筑轮廓仍清晰可见。大量灰色混凝土碎片堆积其中,部分碎片厚度可达40厘米。据附近一名拆迁工人介绍,24日这个建筑被人拆掉了,“据说是日本人留下的飞机库,顶是弧形的,底下是圆的,最高的地方三四米吧,里面没有支撑的东西,感觉质量挺好的。”
在一位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万吉路十四条东侧的另一处“飞机窝”残骸,多名村民正在用铁锤敲击混凝土块,并拾取钢筋,“挺结实的,钢筋应该能卖不少钱。”通过残骸大略估测,原建筑直径约25米,上层为拱形结构。附近一位村民称,“飞机窝”的占地面积有400多平米,圆形轮廓,“北面这边有一段是平的,应该是后来加上的门和窗户,这么多年了外边几乎没什么破损,结果昨天不到两个小时就给拆了,太可惜了。”
记者走访后得知,两处被拆毁的建筑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留下的飞机库掩体,“听老人说,是小日本留下的飞机库,以前南边还有跑道,算不算文物不知道,最少算是(侵华的)证据吧。”
拆迁方表示不知是文物
昨天下午,集贤地区拆迁指挥部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两处“飞机窝”确实是他们拆毁的。而对于拆毁的原因,该负责人表示,这两处建筑属于村公产的一部分,并且位于集贤地区拆迁范围内,以前村里曾做库房用,现在已经成了危房,“里面结构很简陋,没有钢筋的,都快塌了,对人和货物都有安全隐患,已经不具备使用价值了,为了避免危险,把它去除了。”
关于它们是否属于文物的问题,吴先生称,这两个建筑已存在了几十年,从来没听说是保护建筑或者文物,“要是有什么文物价值或者保护意义的话,不用等到现在,早就应该知道这些事,这个地区开发不开发的计划,都会有变化。”
附近居民称这里曾做住房结实得很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关于“飞机窝”已成危房的说法,附近居民并不认同。
家住万吉路十四条附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拆毁建筑的时候并不容易,开始直接挖房顶,但建筑纹丝不动,“后来用打孔的机器在房顶上打了几个洞,然后才挖开的,前后得有两个小时,费老劲了。”多位居民表示,此前,这两个建筑曾被村里作为库房,存放一些货物,后来也被人改造成住房,并有人在此居住。一名拆迁工人表示,他于今年5月来到工地后,就曾经在里面住了3个月,“质量应该是挺好的,里面一根立柱都没有,而且不潮,也没见什么坏的地方。”
另一位村民表示,以前经常去“飞机窝”里,“(建筑)技术确实先进,而且冬暖夏凉,这么多年也没听说哪儿坏过,据说能防炮弹,结实得很。”
被拆建筑确属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据此前媒体报道,相关部门已将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飞机窝”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并会制作统一的文物标识,安装在文物旁边。然而,记者在现场并未发现任何保护措施的迹象。附近居民称,这两处建筑未被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连最基本的文物牌子都没有,要是有的话谁敢拆呀。”
集贤地区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此前从未接到过任何形式的通知,也没有见过任何实体的保护措施。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大兴区文化委员会,该单位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可以确认这两处“飞机窝”确属文物范畴,但详细情况需要文物所方面解答。
昨天晚上,记者从大兴区委宣传部获悉,两处被拆建筑确属文物普查登记项目,目前已责成文物执法部门和属地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