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及时 准备充分 服务到位

10.01.2017  01:32

                                                                  市气象局全力做好雾和霾等复杂天气气象服务

 

多条高速公路采取限行措施、多架次航班延误或取消……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7日北京地区出现持续性雾和霾天气过程,期间,雾凇和小雪也接踵而至,天气形势十分复杂。在中国气象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北京市气象局及时部署、提前预报、及时预警、滚动服务,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和公众平安出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12月29日22时,市局启动IV级应急响应,此次响应持续了10天,一直到1月8日7时30分才正式解除。

要加强分析,在精细化预报上下功夫,并做好中长期预报。”响应期间,局领导坚持在一线指挥,市局局长姚学祥多次对预报和相关服务提出要求。各区局及时向区领导及有关部门汇报雾和霾实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2月29日,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通过短信、歌华有线、腾讯大燕网等方式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全网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启动的消息。此外,市气象台及时发布或升级发布大雾和霾的预警信号,各区气象台也充分发挥分区预警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发布相应预警信号。

加密会商、联合会商在雾和霾过程中已形成常态化。据统计,此次过程,市气象台与中央气象台、兄弟省区市气象台以及市环境监测中心会商近20次,组织各区气象局加密观测和天气会商15次,参加市应急办组织的应急联动视频会议4次。会商后,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气象服务材料,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雾和霾天气持续发展,1月1日早晨至上午大气低层湿度接近饱和,平原地区出现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强浓雾,由于气温较低,雾滴在路面、树木上不断附着冻结,房山、大兴、通州等地又出现雾凇天气。气象北京微博、微信向公众开展雾凇形成条件的科普解读。针对低能见度天气,气象服务中心时刻保持电话连线,提醒各主要交通路段的能见度情况;为TOCC提供交通日报和快报7期。针对华北大部以及北京地区出现的中度转重度霾、大雾、低能见度综合天气,分别给北京铁路局、机场维修以及公交燃料等交通运行相关部门发布专项警报。

此次过程期间还出现小雪天气,市局会商期间加强分析研判,重点考虑温度对降雪的影响,及时提供服务。

市局积极落实市领导要求,通过微博、微信、电视、网站等媒体充分发挥科普宣传作用。制作科普节目“专家解析2日北京南北两重天”,对霾为何南重北轻、逆温层概念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科普解读;微博、微信推送相关科普文章;组织“北京雾和霾天气回顾”的专家直播活动,由气象专家对雾和霾强度、持续时间、时空分布和期间发生的雾凇、降水等复杂过程进行了分析,回顾今冬雾和霾总体过程,对后续雾霾发展、温度趋势和预警查看方式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此次过程结束后,“气象北京”累积增粉15930人次,热门微博阅读超93.3万人次,微信推送的相关专题共计被阅读15939人次,累积增长粉丝2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