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企业加薪职工有话语权

08.12.2014  14:18

  “今年公司销售额大幅增长,我们代表全体员工要求增长10%的工资,并在企业完成年度各项生产经营、销售指标的情况下,为职工适当发放鼓励奖。”日前,北京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酒厂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职工方代表向企业方代表就加薪一事,提出上述要求。经双方共同测算、协商,企业方同意了职工方提出的加薪要求。

  近年来,顺义区人力社保局推进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加大对协商约定内容细化、量化条款的占比指导,引导和促进企业精细化协商,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履约质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看到了工资条上的可喜变化。目前,该区国有、合资、民营等千余家企业,已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看着工资条上的金额,焊接工人王学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企业实行工资协商制度以后,他的工资比去年上涨了15%。企业是一家中韩合资企业,2010年开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回忆起当时遇到的困难,企业工会主席金京淑介绍说,一线生产工人和管理岗位的员工工资相对固定,除了加班费,没有其他收入,因此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区人力社保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公司开始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在内部建立平等的协商机制,从最初全员征求意见,到后来通过职工代表逐级反映职工的想法。通过开展集体协商,工人工资上涨了,干劲儿足了,企业效益也翻了番。

  据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介绍,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该局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根据企业规模、效益等情况,分类制订集体合同参考文本,依据企业类别增加个性化条款;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菜单式”培训指导,对企业开展健全、完善协商程序及细化、深化协商内容等方面培训。他们还探索出了上下联动、典型推动的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模式,将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规范化纳入街、镇、功能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目前,该区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户数已达1068家,覆盖职工10.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