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斗寒为冬奥
——北京冬奥气象预报服务团队小海坨检验天气小记
“李琛,风太大了!注意安全!”
在海拔2100多米的小海坨山顶上,天空阴沉, 凌冽的狂风裹着冰冷的雪粒像刀片一样划过人的脸颊。顺着风,李琛听到了时少英的呼喊,但他的回应随即被淹没在呼啸的西北风中。
时少英和李琛分别是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气象服务中心气象预报服务核心团队的队长和队员,今年冬天,他们和其他两位成员荆浩、阎宏亮入驻延庆区气象局,拉开了2017年冬奥会气象服务集训的序幕。11月23日,团队登小海坨追雪,体验从赛道终点至起点的风云变幻。
事实上,集训开始的第二天,团队就来到小海坨赛区体验大风天气;16日,又来到比赛起点位置观察体验静稳天气。“登峰验天”将成为接下来三个月里团队的常态。
为何提前4年多就开始预报服务集训?又为何要经常上山检验天气?“在了解天气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的情况下,赛区内的天气,也就是山谷内的天气是不清楚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结合仅有的自动站资料,亲身体验不同天气形势下,风、云的变化路径。”时少英解释道。
23日10时30分左右,队员们在攀爬的过程中观测到空中飘落的雪花,和前期预报的“23日小海坨山区将出现零星小雪天气”完全吻合使队员十分兴奋。与此同时,他们目光被空中移动的云朵吸引。“当时我们发现,降雪前、降雪期间以及系统过境后云经历了从层积云到淡积云的演变过程,但后来我们知道每次降雪出现的云的种类都是不同的。另外,降雪期间,站在山上观察并记录云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山区天气的变化。”李琛说。
集训期间加强实地观测云的经验累积,了解不同类型的云可能对应的天气现象也是团队的主要学习任务。“如果正式比赛期间有降雪,尤其是转折性天气,观测到系统来临前云的类型,可以提高“预见性”,更好地提供现场服务。”闫宏亮说。
风是影响冬奥会顺利举办的另一个关键气象要素。当天环境风场(影响北京的风场)为西风,但队员们沿着赛道往山顶走时,分别经历了东风-南风-西南风-偏西风,而且当时除了山顶的偏西风最大外,山下的东风也十分明显。“小海坨山局地气候明显,如果我们只坐在屋里预报,完全不会想到接近终点的地方偏东风这么明显。”荆浩眉头紧锁。比赛期间,不同的风向对选手的成绩会有影响。
“在小海坨山这样的山地举行冬奥会,温、湿、风、降雪等各个气象要素都十分关键,恰恰我们在山地气象预报服务方面的经验实在太少,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李琛坦言。
除了遇到天气过程时必须上山检验前期天气预报是否准确外,气候资料分析、天气预报制作、理论学习、英语训练都是集训期间团队每天的“必选动作”,对于加入冬奥气象预报服务中的每位气象人来说时间十分紧迫。
此外,小海坨的低温、大风对成员的体能提出一定挑战,尽管上山前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恶劣的环境还是给了他们一记下马威。 “本以为放了好多年的手套和好多厚衣服一辈子也用不上了,这次上山全给翻出来了。”“穿普通的羽绒服根本不管用,一瞬间就冻透了。”……下山后的第二天,当几个人回想起此次上山的经历,虽心有余悸,但已为下一次上山检验天气着手准备。(叶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