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靳诺:青年学子应学会在平淡的坚守中创造精彩人生

24.03.2017  02:57

【编者按】 3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做客人民日报客户端“大咖有话”栏目,向当代大学生提出殷切期望。

靳诺:很荣幸受邀参加人民日报客户端“大咖有话”栏目,希望我今天是同青年人说话,而非说教。

主持人:这正是青年人需要的方式,那么先请您谈谈现今大学生和您读大学的时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靳诺:现在正值春天,人民大学的玉兰如约盛开,许多同学都在赏花。与三十年前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手握书本,也不用为了买一本书在书店门外彻夜排队,完成毕业论文也从手抄改为印刷。他们不用为了报一声平安排队打电话,现代通讯手段让他们的交流更便捷。他们不用“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但面临的压力、困惑和心理冲击更大了。相同的是,他们都拥有同样洋溢的青春,都有对前途的憧憬和迷惘,他们都怀抱梦想、热爱国家、关心大事、昂扬向上,都代表中华民族的未来,这样的家国情怀,这样的激情与梦想,在任何一个时代的青年身上都是相同的。中国人民大学有80年历史,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沉淀,经过一代代人大人的传承,现在的青年学子身上既继承了优秀传统,又流淌着时代气息,因而散发出独特的优秀气质。

主持人:在我们的直播进行中,网友们也在线向您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希望您谈谈青年人应该如何应对压力、焦虑和迷茫。

靳诺:我想,核心问题在于对于人生的理解。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在人的塑造过程中,我们强调价值观的引导,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帮助青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立德树人最为基本的问题所在。老师所能传授给青年人的是知识,但最终帮助青年人战胜压力与焦虑的,其实在于内心的价值观选择。我理解,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思想的力量来源于信仰,信仰的目的就是解决人生实践问题,只要离开了科学的信仰,人生的所有实践就可能误入歧途。我想对青年朋友们说,不管社会多么现实,理想也不能太过骨感,希望你们做有信仰的人。能够面对平淡的生活做出不平淡的业绩,你就是不平凡的人。

青年人也许要问,“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党和国家提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塑造信仰。塑造信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是“”与“”二字。“”就是知道什么是好的、应该做的、应该追求的,“”就是知道什么是坏的、不能突破的、底线在哪里。这也是大学首先要把握的一点。对于青年人来说,应该自觉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信仰不是空想,需要结合科学的方法才能实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其中也包括人民大学优秀的毕业生,都是在理想和信仰的支撑下战胜困惑、压力、焦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

主持人:很多网友对您刚才的观点非常认同,他们希望您对如何合理安排四年的大学生活、成长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才提出更加具体的建议。

靳诺:每年开学典礼,人民大学都会迎来天下英才,作为师长,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叮嘱他们,希望青年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珍惜大学课堂,我用“归零”这个词来形容这种用平常心面对平淡的状态,正是希望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够“归零”。因为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现在全社会都在关爱年轻人,但关爱不是溺爱。中年人的人生如同散步,但青年人的人生却是疾步走,他要解决的所有人生课题都在这里交汇,也正因为此,青春才具有更加绚丽的色彩。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以“归零”的平常心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的主人。

主持人:大学生毕业往往面临两难选择,您认为他们该遵从内心,还是听父辈的话呢?

靳诺:我也是一名母亲,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话,因为他们阅历浅,需要指导;但是同时也要尊重孩子,做好“纠错机制”,不妨让他多“试错”,年轻时即使某一步没有迈好,也有“推倒重来”的机会,要相信年轻人会在不断地试错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年轻朋友多和长辈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给了大学生多样选择的机会,学校也有各种配套措施,犹如“防火墙”般保护大学生就业创业方向,人民大学还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对学生创业进行专业的择业创业指导、提供就业创业平台,家长们可以放下忧虑、让孩子去闯一闯、试一试。

主持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您觉得大学生的“武功”究竟应该怎么样修炼?

靳诺:现代社会,人与人千差万别,有些八面玲珑,有些寡言少语,这实际上是不同的个性,每种个性我们都要尊重,因此要因材施教。在人民大学,我们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了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方案,从新生入校开始就配备了辅导员,在生活和学业上全方位地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此外还为本科学生配备了专业导师和班主任,他们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专业导师,也是人生导师。

那么人民大学的师生如何修炼“武功”呢?在这里,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从学科带头人到海归学者,从教师到学生,社会实践都是必修课。一言以蔽之,我们特别强调脚踏实地,了解社会实践,人民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见长,人文社会科学如果不接地气、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根本无法治学报国。脚踏实地、深入实践这个优秀传统,自陕北公学成立之时起,已经由人大人代代传承了八十年,从未间断。2012年学校建校75年周年时,我们在历史资料中发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1984年,人大师生到正定参加社会实践,追随老一代的知识青年的足迹,走为工农服务的道路,照片定格在正定招待所座谈的会场,同人大师生座谈的,就是当时担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习近平同志对人民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中始终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表示赞扬。今天,人大的师生仍然脚踏实地,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不断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您认为大学生如何提升文化素养、从而起到引领社会文化之风的作用?

靳诺:人的文化素养决定于两个基因,一个是血缘基因,另一个是学缘基因。其中血缘是无法自主选择的遗传基因,而学缘基因则是青年学生从自己所在大学传承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的,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由京师大学堂源起的一脉和由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源起的一脉最终汇聚在新中国,而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她接续了我们党在探索现代教育规律过程中积淀的红色革命文脉,因而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人大人骨子里就有一种责任感,这些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丰厚土壤,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靳诺:今年是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1937年,陕北公学在抗战烽火中诞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2013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一级学科排名中,人民大学有九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这九个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我希望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能够来到人民大学学习,在这里成长、成才,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客户端]拿什么拯救你,word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