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闹元宵新春庙会开幕

20.02.2016  13:00

  绢人、毛猴、京剧脸谱绘制、景泰蓝制作技艺、都一处烧麦制作、锦芳元宵制作技艺……众多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和其代表性传承人,2月19日齐聚东城区第二文化馆,拉开了“2016非遗闹元宵暨第六届东城区新春非遗庙会”的帷幕。

  庙会开幕第一天,10时刚过就有不少社区居民前来参观。文化馆二层展厅内,金黄的年糕、雪白的元宵、扑香的茶叶让参观者垂涎欲滴。非遗项目“锦芳元宵制作技艺”摊位前居民最多,因为这里正在进行现场展示。只见一位师傅把满满一箱馅料倒入浆水里,再用笊篱把蘸过浆水的元宵馅放进盛有糯米粉的锅里,滚上两圈后,馅料外面被糯米粉染成白色,方块形的馅料也渐渐少了棱角,越来越圆,粉糯可爱。师傅介绍,这个过程叫“一水”,锦芳小吃的元宵要经历“四水”才能变成成品,整个过程大概要20分钟。

  本届非遗庙会共精选了23项手工技艺和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与此同时,位于文化馆一层的崇文剧场每天下午2时都将上演非遗项目的演出,智化寺京音乐、数来宝、老北京叫卖、宝三跤场跤艺、单弦牌子曲、鼓曲、抖空竹等将轮番登场。活动期间,位于文化馆四层的东城区非遗博物馆也正常开放。殷秀云、金铁铃、柴慈继三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专于传统文化研究的于鸿雁将分别“值班”,为参观者提供高水平的导览,介绍馆内376件展品的妙处。

  据悉,展览持续举办4天,市民可以在这里赏非遗技艺,过一个充满传统氛围的元宵佳节。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李晓 F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