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青春的样子”:姜沛民孙其信与青年学生交流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欧阳永志 摄影
本网讯 “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勉励青年的话语。当代青年学生要成长为什么样子?近日,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等和青年学生一起,就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的体会和收获进行交流,讨论“雕琢青春的样子”。
今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行以后,在很多同学中热传。学校团委老师,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及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的同学,先后开展集中学习座谈、交流思考。
10月13日下午,在东区第三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姜沛民、孙其信、宁秋娅等校领导和同学们围桌而坐,一起交流当代青年学子怎样更好地成长成才。
同学们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学习活动、交流他们的认识和体会——
散文诗朗诵《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重温青年习近平走进梁家河的岁月;《学习<为人民服务>》以情景剧形式展现基层支部党员的为民情况;暑期赴重庆云阳金惠村社会实践小队同学,交流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实践收获和情感转变;团学骨干在“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主题工作研讨中,结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对照和开拓工作思路……
孙其信说,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在梁家河的成长历程,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家正处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总书记多次以“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大学生就像小麦的灌浆期”为比喻,形象生动说明这个时期的成长多么重要。新一代农大青年以什么样的姿态、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他以自己阅读中最强烈的体会勉励大家:7年基层实践在青年习近平身上留下深深的人民情怀,这种情怀因为实践基础,远比从书本中得来的真实、深刻得多,并且一直伴随在他不同时期的工作;从这本书中,我们同样看到总书记青年时代如何勇于担当、也敢于担当,带领梁家河人一起创造新生活,用担当来兑现人民情怀。“解民生之多艰”体现我们这所大学的担当,这是每个农大人的担当,需要一代代人用实际行动奉献和贡献,希望广大同学从青年时代培养为民情怀、铭记担当精神,奠定一生成长的坚实基础。
姜沛民和大家交流,学校党委、团委将这本书列入向师生推荐阅读的书目。阅读这本书,更深切地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情怀、精神、品质和作风,孕育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起点和思想渊源。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也期待同学们从中引发思考、受到教育、得到激励。结合自己两年多插队经历,他与青年学生交流:要学会对人民的感恩,转变立场和感情,学会理解和融入,把自己摆在人民大众之中、心贴心打成一片;要学会即使面对逆境,也不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当代大学生的本位是掌握知识创造未来,在校期间勤奋学习的同时也要珍惜各种社会实践,在成长和风险中获得自信,逐渐明确未来目标,不断体现人生价值。
座谈中,同学们还就思想、实践等方面遇到的疑惑和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姜沛民、孙其信为同学们赠阅习近平青年时代曾经阅读的经典书籍。
学生会主席张洋中正主持座谈交流。学校团委书记张银,副书记秦颖、张小星等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