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中央党校与北京大学两校青年共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座谈会举行

20.09.2017  17:07

2017年9月19日上午,中央党校与北京大学两校青年共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中央党校教育长罗宗毅、研究生院院长潘悦、报刊社社长许宝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静漪出席,两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青年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宝剑主持。

活动现场

首先,北京大学4位青年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人民网刊载的《习近平自述:七年上山下乡对我锻炼很大》节选。随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结合青年成长成才发展和自身教学实践经历,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进行了导读。他认为当代青年要从书中认真学习领悟青年习近平的6种精神:为群众做实事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精神,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勇担时代责任的精神。

之后,两校青年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分享了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感悟和收获。书中讲述的虽然是40多年前的故事,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上山下乡的艰辛历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穿透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触动与感召着两校青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校青年学生见贤思齐、砥砺奋进,学习青年习近平,争做时代“好后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红丝带志愿者李晓丹,在这个夏天与22位北大青年志愿者一道,深入中国3个艾滋病曾经爆发最严重的地方——安徽阜阳、云南瑞丽、四川凉山,走近饱受艾滋病、毒品影响的孩子,入户调研、精准帮扶,将北大“青春红丝带守护行动”带到最需要的人群中。她说:“40多年前,青年习近平走向黄土地,走进农村基层,几十年后,当责任和使命落到我们肩上的时候,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2011级八年制学生司高,千里奔赴青海省玉树州藏族自治区,跑遍了海拔4200米的巴塘乡为偏远藏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他以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的经历激励自己,一定要做一名充满情怀、爱党爱国的北大医生,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孙玉洁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女子重剑现役运动员,为了同时做好训练与读书,这名身高1.85米的大女孩总是奔波于学校和训练场之间,经常刚训练完就不顾满头大汗地奔往北大,为了不影响学业,每次外出比赛耽误了课程,回来第一件事就去找同学、老师求笔记、求补课,经常挑灯夜战。但即使再辛苦,她都不曾犹豫懈怠。她说,要像习总书记插队时也坚持读书和思考那样,珍惜好学习的机会。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2015年,孙玉洁夺得世锦赛团体金牌,获得女子重剑项目所有国内外赛事金牌,成为了中国击剑史上唯一“大满贯”的运动员,随后,她又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位集齐金银铜三色奖牌的击剑运动员,用事实证明了现役运动员到大学读书并不会影响运动成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唐青,怀着对军营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北大人与生俱来的担当奉献精神,在大学三年级结束时携笔从戎,成为2015年度全国新入伍战士中唯一一名进入雷锋连雷锋班的新兵,光荣地住在了雷锋老班长的上铺。作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他坚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学理论学讲话的标杆,并在服役期间入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唐青从书生意气的北大学子成长为抗洪一线的强军先锋,在两年军旅之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百名强军先锋人物”,被集团军记三等功一次。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张子谏是中央党校的优秀学生干部,他以中央党校2017届博士毕业生孟辽阔远赴西藏、奔赴最艰苦最基层的地方工作为例,分享了青年人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的认识,要像习总书记一样,敢于吃苦,善学善思,踏实做事,树立牢固的人民群众观,心系天下苍生,尽到读书人的本分和责任。

来自两校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也各自分享了学习体会。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师郑寰结合幼年时与知青父母下乡及后来自己到农村挂职的经历表示,习总书记的7年知青岁月真正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群众、什么是实事求是以及怎样在逆境中成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北大首位“80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陈兴教授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务实肯干精神的鼓舞下,将会更加珍惜国家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坚持追求真理,“于满是荆棘的荒野里踏出一条路”,践行青年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在两校青年师生代表的精彩分享之后,叶静漪也分享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心得体会。她认为这本书意义重大,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并向两校青年学生提出了3点期望:励志勤学,博览群书,坚定理想信念,开拓思想境界;刻苦磨练,艰苦奋斗,培养务实品格,锤炼坚强意志;扎根人民,立足实践,厚植为民情怀,勇担时代重任。

罗宗毅在讲话中,用“主题好”“内容好”“形式好”高度评价了此次座谈会,认为此次座谈会既是两校青年师生一起学习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良好开端,更是两校共同学习研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的良好开端。他进一步强调,《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折射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力量和非凡经历,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要倍加珍视,发扬光大。学习研读这本书,要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历史脉络、实践根基和精髓要点,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要坚持砥砺品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记心中、落在实处,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罗宗毅讲话

郝平在讲话中指出,中央党校与北京大学之间一直有着良好的深入合作基础,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由来自两校的青年群体共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共学青年习近平,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他认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结合,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郝平表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值得当代青年反复学习、认真思考、见贤思齐、矢志践行,要把这一学习活动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鼓励青年师生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郝平讲话

延伸阅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从2016年11月底到2017年3月中旬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载。通过29位受访者讲述自己当年亲身经历的往事,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7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采访实录刊出后引起读者强烈反响。应广大读者热切期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把19篇访谈稿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重新进行编排,并选用了76幅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公开出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全党全社会学习领会理解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材料。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助于青年学子见贤思齐、艰苦奋斗,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良好精神面貌和优异表现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摄影:李香花 曹倩倩

编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