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领跑全国未陷“悖论” 重庆“金山、青山”双丰收

21.04.2016  10:46
  时下正是皂荚树开花时节,农户吴家成正在皂荚科技示范园区查看皂荚生长情况。看着一排排长得葱郁挺拔的皂荚树,吴家成心里对收获充满期待。已达挂果年限的皂荚树,每亩年经济效益将超万元人民币。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具有敏感而脆弱的生态环境。2015年,重庆GDP增速11%,增速居中国32个省市区之首。在人们传统印象中,经济快速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未陷入经济与环境不可兼得的“悖论”,而是做到了“金山、青山”双丰收。
  位于重庆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村的皂荚科技示范园,是目前国内唯一以推广皂荚栽培技术为主的皂荚科技示范园。鲜为人知的是,皂荚树从无到有,是源于当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成效。
  重庆是中国8个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重庆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向国伟说,石漠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是岩溶地区贫困之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它不仅威胁长江生态安全和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也成为重庆加快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绕不过的坎。
  为治理这一顽疾,重庆各地积极探索石漠化分区施策、综合治理的新路径。秀山县在石漠化生态治理过程中,通过引进皂荚树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造林的树种,逐渐形成种植、加工一条龙产业。不仅推动了石漠化治理,还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走出一条治山与兴林、增绿与增收双赢的路子。
  “石漠化综合治理仅仅是重庆加快国土绿化的区区一角。”向国伟称,重庆近年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工程等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突出荒山造林、水系绿化、通道绿化和城区绿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使不少地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根本性改善。重庆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逾一个百分点,目前已达45%。
  占重庆幅员面积52%的林地资源是一座天然富矿,森林不仅给重庆的山水画卷描上葱郁的色彩,也为重庆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近年来,重庆在实施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植被恢复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时,坚持增绿与增收结合,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发展资金、林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林产经济不断壮大。
  在重庆奉节县甲高镇安家村,过去无人问津的油橄榄,现在成为当地农户的“宝贝”。其中奥秘在于,进入盛产期的橄榄树,每亩可产油橄榄逾900公斤,可为农户带来8000至10000元人民币收入。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重庆林业产业体系基本成型。”重庆市林业局产业处处长张晓勇说,随着花卉苗木、木本油料、中药材、笋竹、干果及速丰林基地等“有一定规模”的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建成,涌现出江津花椒、荣昌笋竹、彭水油茶、黔江蚕桑、忠县柑橘、巫山脆李、奉节油橄榄等一批林业特色产业,成为一方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国土绿化成效显著的同时,重庆林产经济不断壮大,各种绿色资源创造的生态GDP价值亦取得不俗成绩。按照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标准测算,2015年,重庆森林生态系统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生态服务年价值已超3000亿元人民币。
  “量质齐升,是重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特征。”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吴亚称,“十三五”期间,重庆将重点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森林经营等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快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确保到2020年,重庆林地面积不低于6300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5600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6%以上。(记者  刘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