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里,他们是美丽的风景

09.12.2015  11:27

  8日,雾霾再次来袭。为了城市的正常运转,许多人坚守在户外,默默地奉献。他们是雾霾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地铁站务员:

  要引导客流 不能戴口罩

  地铁13号线望京西站,地面车站。每天早高峰,四五万人从顺义方向搭乘15号线在这里换乘。

  7时,九零后的站务员罗鸣没戴口罩,笔杆条直地站在站台中部的瞭望台上,四周人流攒动,大部分人的脸都被口罩严密包裹着。

  一束车灯悠悠地穿过雾霾。罗鸣利索地向左转,伸出右手,从左往右缓慢滑动,示意列车进站。

  列车停稳,罗鸣嘴里大声提醒着:“列车车门即将打开,您注意脚下。”此时,每个车门前都有一名工作人员疏导客流,不间断地提示安全。一声一声,在站台上此起彼伏。

  列车关门铃响起。罗鸣看向车尾方向,举起右手打出出站的手势,目送着列车缓缓驶离。

  9时,罗鸣下班。刚进办公室,同事开玩笑:“雾霾里站俩小时,脸更黑了,快洗洗去吧。”这两个小时,他在雾霾里迎送了近40趟列车,光引导手势就做了100余个。

  为什么不戴口罩?“我们要引导客流,需要不停地说话,戴口罩会有影响。”罗鸣说着,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

  铁路监护员:

  能见度低 得提前瞭望

  顺义芦正卷铁路道口,56岁的雷明义早晨6时30分到岗,他是一名监护员,每天的任务就是瞭望火车——火车来了,关栏门,拦车,拦人;火车走了,打开栏门,疏导交通。

  此时,能见度很低。为了等这一趟车,雷明义已经从屋里出来在户外站了十分钟。他说:“像今天这种天儿,如果车到跟前儿才关栅栏就晚了。”

  有的时候,雷明义也会“白关门”。经过这个铁路道口的火车一天平均四五十趟,客运火车通过时间比较固定,货车可就没准儿了。但每次关闭道口,监护员都必须集中精神瞭望,疏导交通。

  14时30分,这个道口当天已经经过了28趟火车,雷明义跟同事在户外工作3个多小时,累计200来分钟。他说:“这工作没太高的技术含量,但必须得有责任心,无论什么天儿咱都得干好了。”

  公交售票员:

  每逢阴天 都得多嘱咐几句

  474路,从西红门公交场站到大观园公交场站,可以接驳地铁大兴线,沿途还有公园,每天早高峰客流不断。李雅朝是车队售票员,今天特意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

  李雅朝先去打了点热水,给售票台后的窗户“热敷”了一下。“天冷,视线又不好,每次进出站和拐弯的时候我都得开窗户帮着司机看两眼。这也算是双保险。”

  “车辆进站,请注意安全。”李雅朝大声提醒着路边的行人和骑车人。7时许,车行驶到槐房西路北口附近,车速更缓了。“周围高楼少,光线差,雾气显得更重。”

  110分钟后,李雅朝的这趟车跑完了一圈,每到一站她都要说上好多句提醒的话,全程要说至少300句“注意安全”。她说:“每逢雾大,我就变得更‘话痨’,除了提醒路上的行人注意车辆进站,也得提醒乘客到站信息和下车时小心其他车辆。”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