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言能践行 在实干中充实自己
“不好意思,最近忙着弄技术总结,一直没得空接受采访。”
9月7日,记者见到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的时候,她一边抱歉地说着,一边熟练地打开电脑上那份图文并茂的的“7·20”技术总结。
“7.20”特大暴雨过程结束后,中国气象局要求北京市气象局认真开展“7·20”技术总结。雷蕾作为“7.20”特大暴雨过程的值班首席之一,担任了技术总结的撰稿工作,与开展总结的团队成员对各种条件、各种要素进行分析。最近的一段时间,她几乎天天都和这份总结打交道。“第一次做这么大的总结,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懵’。”
雷蕾,200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专业硕士毕业,同年7月,到北京市气象台工作。在短临预报岗、中短期预报岗、专业预报岗、精细化预报短期岗都学习体验并实践了一遍,收获了不少预报经验。工作之余在可研课题申报、华北区域和全国的预报技能竞赛等相关比赛中也都取得很好的名次。“工作中虚心学习、尽职尽责”是身边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
“别看她年轻,却有一身“真功夫”。在今年汛期值班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她在预报预警发布、气象服务工作中的能力。”北京市气象台台长乔林对她赞不绝口。
2016年,北京市气象局开展首席预报员岗位选拨,雷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这几年工作地积累,想真正检验下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挑战,才会有更大的提高!”
说来也巧,担任首席预报员第一年,雷蕾就遇到“7·20”。这让她体会到首席预报员的巨大压力和工作强度,但她深知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允许她“忐忑”。“我必须马上适应新‘角色’,有足够的判断力,及时发布预警,不能优柔寡断。”
雷蕾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7月19日,是雷蕾的班,她到了单位后丝毫没有耽误,马上向前一班的首席预报员了解情况、听会商分析、查看卫星云图、数值模式、讨论气象服务产品……一套工作既顺畅又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下来。
由于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雷蕾从接班到第二天下班,全程工作中都保持着高度紧张、集中的精神状态。组织和参加华北区域、北京地区和中央气象台天气会商以及海河流域、防汛国土等大大小小9次会商;时刻密切监视系统的演变,不断的将实况和模式预报进行对比,滚动更新预报;把关对外发布的预报结论、服务材料、活动服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等多家电视台采访。
“那天,她一刻也没闲着,连吃饭都在抓紧时间。”当天和她一起值班的短期岗预报员何娜告诉记者。
此次天气过程期间,虽然不是雷蕾第一次向领导汇报天气情况,但首次担任首席预报员,又遇到如棘手的天气,便比平时更加谨慎,以平稳的语速,精炼、清晰的分析向市领导、中国气象局领导以及各联动部门详细介绍天气情况。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向所有气象工作者表达问候时,还多夸她一句“雷蕾同志分析的很清楚,辛苦了!”。
降雨结束后,虽然累计雨量超过4年前“7.21”特大暴雨过程,但预警及时发出,各部门联动,无一人伤亡。雷蕾和其他气象工作者的心中甚是欣慰。
“7.20”特大暴雨过程过去一周后,雷蕾便与同事紧锣密鼓地投入到“7·20”技术总结中。
8月10日,在中央气象台组织的“7·20” 重大过程交流会上,雷蕾代表北京市气象局做报告。她条理清晰的叙述了“7.20”特大暴雨过程特点、模式预报性能检验、未来预报中的改进方向等内容。
事实上,在开展“7·20”技术总结期间,雷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张大林,北京市气象台天气预报技术总负责人孙继松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与总结团队成员反复交流探讨,确定分析总结的重点和思路。多次参与技术总结研讨会,针对科研问题和难点与与河北、天津等气象部门专家交流意见,向气科院、气象中心专家咨询,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
“正是因为有专家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配合,总结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对不断提升预报水平和技术起到了很大帮助。”说着,雷蕾便继续投入技术总结报告的完善和修正中,为最后一次技术总结研讨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