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用“脚”写作的作家

19.12.2014  23:03

孙卓(《民族文学》杂志社)

  《盐大路》这部长篇小说在申请中国作协2011年重点扶持项目时,专家们的意见喜忧参半。很多评委对古盐道这一题材充满兴趣,却又忧虑一个女性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穿越时空的屏障,再现这条古道上的精彩传奇?这是一个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就能洋洋洒洒千万字的时代,会不会有人愿意潜下心来边调查边创作?

  作家雨燕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两年间,她放下热爱的新闻工作,足迹遍及恩施、神农架等十几个地方,常常自备干粮、风餐露宿,曾遭遇毒蛇,跌落险滩,被野狗围攻,却不曾动摇。坚持采访了数位健在民间艺人,找到三生庙等等盐文化的遗存,掌握了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八易其稿,黑发变成了白发,但终成佳作。2014年,该作品经历了作家出版社四次严格的审核,不仅由该社计划内出版,并被列入“精品工程”丛书。据了解,《盐大路》单行本自10月出版发行即获文艺界好评,在淘宝、亚马逊、当当等网站及各大图书市场热销。评论家王干将其成功的原因归功于是“用脚写出来的小说”,因此“脚踏实地,脚接地气”。

   男人干的活儿 女人担起来

  12月14日,由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协创研部联合主办的雨燕长篇小说《盐大路》作品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石一宁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赵晏彪主持。

  会上,专家们对雨燕勤恳踏实“以脚写作”的态度予以充分肯定。正是作者对这部小说做了深厚的工作,对盐大路周围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各种民间习俗等信手拈来,因此写起来才能这样从容。

  白庚胜表示,《盐大路》既有地理风貌,也有传奇故事,笔法上有民间文学的特色,也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一条几近消失的盐大路,联结了与这条路有关的各色人等,它涉及到的人物、涉及到的故事,比一般都市题材的小说要广泛复杂、深刻精彩。作家要深入生活才能够写出这样感动人的作品,所以作家们要以习总书记的指示为创作目标,以正能量的作品展示于社会和读者面前。

  叶梅也指出,作者描写的“挑盐”故事是男人干的活儿,女人要担起来,就要付出双倍的努力。雨燕的辛苦可以从《盐大路》这本书的温度中感受出来。

   写活了“死了卵朝天,不死又过年”的挑二们

  《盐大路》以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市柏杨镇为原型的梅子镇展开,以核心人物镇上咸菜店老板杨青苹的儿子闷兜的成长为主线,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着墨最多的是那些祖祖辈辈挑盐为生、靠卖苦力生存,却淋漓尽致彰显着生命本真的“挑二”们。

  石一宁表示,革命和战争只是小说的一种故事背景,活动在故事的前景和近景的是民间的喜怒哀乐、江湖的快意恩仇。“挑二”们的情感世界,他们的命运遭遇,在小说中得到淋漓尽致地铺叙、抒写,成为《盐大路》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有别于其他作品的一种鲜明特色。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指出,作者丰富鲜活的细节描写,对方言、俚语、民歌创造性的引入更增添了作品的魅力。比如若形容时间像流水,语言没有任何味道,但《大盐路》中,作者形容“时光如山溪的水,滑溜溜的,拐个弯就不见了”,显得具有灵性,充满美感。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顾建平也高度评价了小说巨大的人物含量和生动的语言特色,认为《盐大路》“妙趣横生”,称自己“一边看一边发笑,止不住往下读,这是近三年来读到的最具有可读性的长篇小说”。

   唤醒了“古盐道”的文化记忆

  盐道,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财富命脉之路。古川东鄂西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分布着大量的天然盐泉,甚至恩施州利川市一带古称盐阳,流传土家族祖先廪君寻盐西迁而与盐阳女神相恋的神话故事。盐的生产与贩运催生了与盐有关的城镇和道路。这些古道由盛产井盐的巴蜀地区出发,抵达湘鄂云贵的诸多城镇村落,它们影响着巴蜀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串接数千年的文化交流、经济血脉和民族风情。《盐大路》正是借对那些曾经行走在川山蜀道上的“挑二”们超然豁达的“乐活”精神的描写,来窥探这古老记忆里的运盐之路的秘密。

  与会评论家纷纷指出,《盐大路》的呈现对于研究古盐道文化很有价值,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让这个古老的新名词又焕发了生机。为正在升温的“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石一宁表示,盐大路的文化选择或许已经使它具备跟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学科关于三峡地域的研究、对话的能力,这种能力构成了这部小说的跨界意义的能量。

  叶梅从更宏观的角度阐释了《盐大路》的文化内涵。她认为,本书体现了一种从历史走来的亲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不是尘封起来的阅读,不是固化的阅读,而是站在今天这个时代,从今天这个角度去回归历史,去重演历史。这部作品是为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追忆和打捞,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对于今天文化的一次再创造,以过去的传统文化来弥补今天由于工业化带来的文化缺失。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