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集体林改 加快产业发展 服务乡村振兴
14.02.2018 11:05
本文来源: 林业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一关系亿万农民群众福祉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
一、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农村是我国林业建设的主战场,农民是农村林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农村林业肩负着改善农村生态状况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不论是从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讲,还是从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看,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兴旺。林业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富民产业,具有进入门槛低、市场空间大、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等优势,适宜农民就地创业和有效就业。林产品具有绿色安全、天然健康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将显著增加。我国人均木材消耗量仅占世界均值的58%,市场提升空间巨大。森林康养、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和美好生活的消费热点。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和物流体系的完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将大量涌现,市场空间也将不断拓展。目前集体林地产出每亩每年仅约300元,远低于耕地每亩每年1000元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资本进山入林,进一步解放27亿多亩集体林地的生产力,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辟农村产业发展新天地,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宜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生态是突出短板。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农村生态退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地处偏僻、经济落后的地区,生态破坏和生活贫困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毁林开垦现象屡禁不止,农村生态面临严重威胁。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森林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产权还没有完全明晰。“哈丁草地悲剧”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对于集体资产,如果产权不明晰,所属成员就不会珍惜,最后就只能导致资源耗尽,产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加快构建农民和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内生机制,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和乡村美丽宜居的良性循环。
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乡风文明。乡村美不美、农村富不富,不仅要看村容村貌、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硬指标,更要看精神风貌、道德水平等“软环境”。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才能真正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全面小康。早在2000多年前,《管子》一书就深刻阐明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看,经济的发展推动文明的进步,文明的进步引领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作用,并呈螺旋式上升。林业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农村特别是山区、林区、沙区的总体经济实力,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状况,为提升农民文明层次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农民群众植绿护绿、建设家园、保护生态的意识,传承优秀生态文化,推动农村早日走上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实现农村治理的现代化,既要政府履行好法定职责,维护好农民的财产权、土地收益权、社会保障权、平等参与权等基本权益,又要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维护农民财产权和土地收益权的重要内容。稳步推进集体林地等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实施好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林木均股均利,是保障农民财产权和平等参与权的重要举措。加强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有效化解农村涉林矛盾问题,是林业行业推进农村“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提高村民自治觉悟、增强农村互助合作精神。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增加村民收入、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物质基础。
深化集体林改、加快产业发展,有利于助推农民生活富裕。我国农村有9亿多户籍人口,除去近3亿进城务工人口,仍有约6亿人生活在农村。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农民最容易、最直接、最可靠的一条就业门路。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森林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很多具有药用、观赏、食用、化工等开发利用价值。发展林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大希望,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领域。加快集体林改和产业发展,既可以引导农民自己经营林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木本油料、优势特色经济林等特色富民产业,实现发家致富、脱贫奔小康的梦想,也可以通过林地转包、出租、互换、合作等方式,增加财产性收入,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山区林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集体林改和产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集体林地明晰产权,为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创造了可能。全国已确权集体林地27.05亿亩,占纳入集体林改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9%,发放林权证1.01亿本,约5亿农民直接受惠。农民作为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全国已建立县级以上林权管理服务机构1962个,建立家庭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3.1万个,经营林地面积达5.29亿亩。全国27亿多亩集体林及45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折合价值数十万亿元。通过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户均获得森林资源资产约10万元,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绿色通道。
二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为促进农村产业兴旺起到了探路作用。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林地林木承包经营权逐步转变为创业资本,林下经济、竹藤花卉、林木种苗等富民产业产值和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7年,全国林业产业产值突破7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500亿美元。我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大国。全国直接从事竹资源培育和竹制品加工经营的农民755万人,花卉产业从业人员506万人,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的农民收入40%以上来自林业。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专业化特征明显的林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三是强林惠农政策不断完善,为促进生态治理和生活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中央财政建立了造林、森林抚育、林业贴息贷款、天然林保护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制度,提高了林业重点工程造林和森林生态效益等补助标准,停征了育林基金,扶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正在形成。林业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建立了林业产业发展基金,构建了林权抵押贷款“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的融资机制,破解了长期困扰集体林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覆盖全国,投保森林面积达到20.44亿亩,为各类林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近11780万元,有效化解了林业生产经营风险。
四是农村林业治理体系加速变革,为实现治理有效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服务对象的不断增加,林业部门的职能从过去的监管为主转变为监管与服务并重。各地大力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达416家,同时探索出了林业共营制、林保姆、托管代理等多种组织形式,进一步健全了集体林业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国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率在95%以上,有效维护集体林区稳定,保障了农民合法权益,巩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三、深入推进集体林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林业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总任务,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林业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提升乡村林业治理能力,为乡村生态宜居、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一要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民承包权,重点放活经营权。引导集体林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同时,扶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大户、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和林业合作社。加强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把涉林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为全国深化改革探索新路。
二要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着力推进绿色惠民和精准扶贫。引导林业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林业产业链,拓展林业多种功能,培育新型业态,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林区、山区、沙区和贫困地区充分利用林地、林木、劳动力和自然风光等资源,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开展森林景观利用,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密切与林农的利益联结,增强贫困地区林农群众自身“造血”功能。
三要着力完善林业支持保护政策。加快农村林业改革发展,需要把完善扶持政策作为重要任务,解决好林业资源要素的错配扭曲问题。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导向功能,健全扶持政策体系,完善各项补助政策,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和示范作用吸引和聚集社会资本。加快完善涉林金融保险政策,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林业倾斜,破解林农和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国际产能合作,推进林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四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分类经营政策,科学经营利用公益林,完善商品林处置权,赋予林业生产经营者更多经营自主权,大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进一步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潜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充分发挥林权管理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管理和服务方式,优化和再造业务流程,加快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林农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科学经营水平。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激励约束,推动形成“失信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和“诚信守法、处处方便”的联合激励机制。
五要加强林业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加强林业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培育林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补充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林区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强林区水、电、通信、林道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机械化、自动化等现代化装备在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4.02.2018 11:05
新疆重点布局南疆34个县市 支持南疆林果产业发展
2月26日,林业网
新疆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提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促进林业发展
2月10日,自治区召开2018年林业工作会议,林业网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绿色经济稳稳地火起来了
春节前的大兴安岭林区,气温零下30℃。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