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哲学院联合举办“深入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研讨会

30.03.2015  11:28

3月2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党委联合举办的“深入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研讨会举行。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吉昌华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杨凤城教授、副院长张旭教授、张云飞教授、杨德山教授、赵淑梅博士分别担任主题发言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院师生党员等近300人参加了讲座。

杨凤城教授首先对“四个全面”作了整体概述。他认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治党思想合乎历史与逻辑的结果,把四个全面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目前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由重速度转变为速度与效益并重,这一时期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共产党战略思想上的深层变化,即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公正。在改革方面,目前面临的问题复杂,利益格局固化,需要有攻坚克难和精耕细作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从过去的理念先行进入到了思想和制度并重,更加注重用制度来规范重大的改革举措、重视制度建设稳定性的新阶段。另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这不仅是制度体系,也是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律治理体系,只有解决法的实施落地问题,才能把握依法治国的重点。“全面从严治党”是重振民心的重大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既要有理想信念又要有制度保障,将执政党建设推进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阶段。

张云飞教授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建、战略内涵、战略意义作了深刻解读。他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从初期积贫积弱到现在总体实现小康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三步走”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取得了卓越成绩。新时期进一步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包括发展内容、发展动力、发展衡量标准、发展价值目标和取向的全面性以及四个全面本身作为整体所具备的系统全面性。

张旭教授在分析“全面改革开放”时指出,现阶段改革任务依然很艰巨,从社情、国情、世情三方面来看,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期的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我国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缺乏国际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支撑和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在这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政府归类、市场调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中国的国情极其复杂,需要扎实思考,务实开展工作,全面深化改革任重道远。

杨德山教授从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角度阐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他认为,不论从党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地位,还是从党的远大目标和现实工作来看,都要求党领导人民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施,同时也只有依规治党才能保证党自身处于领导地位,处于执政地位,才能保证依法治国方针的推进。一方面党领导的有效性在于党的领导不仅仅体现在组织建设法治队伍上,更重要的是党能够在方向和思想上引导法治的进程;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既是民生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坚持法律、宪法内活动应该成为衡量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团结性的一个标志。

赵淑梅博士认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是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从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经验看,越是到国家建设的关键时刻越要抓党的建设。从现实的角度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作为执政党需要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完善党内建设,提高自身能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一个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问题,既要治标也要治本,要着重完善制度体系的建设。其次,从严治党必须把建章立制和落实执行结合起来,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要明确,监督责任要明确。最后,从严治党还应把人民群众的监督引进来,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中国发展的道路依然荆棘漫布,要不断化解危险,不断排除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和阻碍。

吉昌华副书记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长期以来注重发挥学院的理论优势,着力构建党员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对党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的研讨作为提升学院师生党员理论素养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广大师生对党的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深化其对党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的认知。接下来学院党委还将陆续围绕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深入学习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