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京四线工程干线全线贯通
本市天然气多源、多向、多通道格局全面建成北京市成为我国第一、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城市。自1997年天然气进京后,本市天然气用气量增长迅猛, 2011年消费73.5亿立方米,2016年达到160亿立方米,同时超过60%的天然气用量集中在采暖季,去年供暖季天然气用量为105亿立方米,日用量最高达1.1亿立方米。
为满足天然气消费需求,本市天然气供应主要依托中石油陕京输配系统,其主要由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陕京四线、大唐煤制气管线及地下储气库等构成,并辅助唐山LNG供应,形成了多气源、多向的供气格局。
陕京四线贯通实现管道燃气“区区通”
目前上游陕京一、二、三线供我市资源总量和输气通道能力无法保障未来本市用气需求,同时本市作为特大型能源消费城市,天然气刚性需求强。天然气发电达100%,冬季天然气80%用于采暖用气。现有设施能力已无法满足本市高峰时段用气需求,亟需新建气源通道陕京四线满足本市2017-2018采暖季及“十三五”时期用气需求。
“十二五”以来,随着全市压减燃煤工作的全面开展,各燃气热电中心、城区锅炉“煤改气”等大型项目提速实施,新兴工业产业园区、远郊区村镇地区对天然气的应用提出了新需求。在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和燃气发展的新形势下,陕京四线建设紧迫性更加突出。
“十二五”期间,随着“京平”、“怀密”等远郊区供气干线的建成投产,我市已有15个区接入了市政天然气管道,而延庆区受地理位置限制,自城区建设天然气供气干线的难度较大,目前只能采用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方式供气,供应能力不足,限制了当地燃气的应用发展。“十三五”期间管线结合陕京四线干线工程建设,可为延庆区提供气源保障,实现全市天然气管网 “区区通”的目标,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跨越四省 全长超过1000公里
陕京四线干线起自陕西靖边首站,途经陕西、内蒙、河北、北京4省市区,终点至北京高丽营末站,线路全长1098公里,设计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年,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219毫米;支干线5条,分别为储气库联络线、榆林站联络线、马坊-宝坻支干线、高丽营-西沙屯联络线、香河-西集联络线。陕京四线气源主要为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输送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口天然气,辅助气源为大唐国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总投资145亿元,由中石油集团投资建设。
陕京四线(不含煤制气管道)工程北京境内管道总长159公里,其中干线107公里。
率先完成控制控制性隧道工程 11个月超常规全线完工
陕京四线于2014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2016年11月,陕京四线宝坻-香河-西集联络线建成投运,打通了唐山海上LNG进京通道,确保了高峰时段本市天然气稳定供应。
2016年7月,陕京四线干线动工建设。陕京四线沿线从西向东途经沙丘和沙漠,地形起伏较大,有平坦的盆地,也有隆起的山区,地形多样,施工难度大。工程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共计155处、山体隧道4座,尤其是定向钻穿越黄河,穿越长度达2684米,为国内管道施工之最,经多方调研,最终确定采用2次连续定向钻+中间开挖连头穿越方案,并一次穿越成功。
同时管线一路途经区域社会环境较复杂,协调难度大,手续办理复杂。陕京四线主体工程有效工期仅11个月。在外部协调方面,陕京四线途经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27个县旗区,420个行政村,协调部门多,征地赔偿难度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多次组织沿线各省市和有关部门专题调度工程进展。
其中北京段穿越铁路、公路、河流77处,山体隧道4座,手续办理情况复杂,工程推进难度大。按照市政府部署,市发改委在“十二五”期间统筹规划本市气源通道,布局北部输气管网陕京四线,完善本市供气格局;会同市重大办等单位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梳理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中石油管道建设者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保障了工程建设进度。工程于近日全线贯通,待升压调试后,将于采暖季用气高峰时段为本市供气。
新增天然气干线输气管道
陕京四线的建成将进一步实现中亚管道等西部来气与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永唐秦管道及未来的中俄东线管道的天然气管网联通功能,干线管网总输配气能力、供气可靠性、灵活性都将极大增强。同时将成为继陕京一线、二线、三线后向我市供气的又一条干线输气管道,在昌平西沙屯末站与陕京三线连接,通州西集末站与陕京二线连接,在天津宝坻与永唐秦管线连接,围绕北京市形成一个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016毫米的输气环网。
陕京四线的建成可提高本市天然气输送能力7000-8000万/日, 至2020年上游供北京市的天然气用量可达200亿立方米,日高峰供应量达1.9亿立方米,它的贯通可满足本市不断增长的用气需求,可有效提升采暖季燃气用气高峰供应保障水平,对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缓解北京冬季供气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至2020年,天然气将占本市能源结构比重三分之一,一跃成为全市最大能源消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