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陈先达: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强

05.12.2016  21:47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创也能浴火重生。但文化发挥作用不可能脱离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整体。文化是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不单纯取决于文化,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到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上,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总体性思考。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停滞、民生凋敝,文化自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没有全面发展,经济一马奔腾,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应使文化自信融入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一种精神支撑。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

无论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都证明,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社会经济力量、政治制度和军事力量一旦落后,仅凭曾经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难以维护国家生存和民族独立的。例如,古希腊罗马时期野蛮人入侵,西亚北非那些曾经拥有灿烂文化的庞大帝国的分裂,致使古代文物被掠夺、文化遗址遭破坏,一时辉煌的文化变成了文化碎片。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明发展的国家,这不单纯是因为文化发达,也与中国长期拥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一套逐步成熟的政治架构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紧密相关。尽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有过多种政权的并存,也有过不同民族处于统治地位,但中国始终作为一个独立、强大、统一的国家而存在。国家不亡、民族不分裂,文化才不会变成与文化主体相脱离的“游魂”。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相对于经济和政治发展来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力量,而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的现实创造。文化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就能够说明这一点。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侵华兵力仅有15000人。虽然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仍处于前列,但由于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又没有海防力量,结果惨遭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以区区不足二万人直逼北京,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无数艺术珍品成为劫灰。近百年来,中国不知道有多少文化瑰宝和精品被掠夺,流落海外。因此,一个国家并不因为单纯拥有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免除民族灾难,综合国力强大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并不是传统文化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近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的奋斗结果。也就是说,主要是革命的结果,是革命推翻了旧的腐朽帝制,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就是因为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同时也开辟了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道路。

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发展,文化自信一定要转化为民族自强、发展自强。现在,我们之所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而不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迷恋和孤芳自赏。如果不立足现实,着眼民族自强和发展自强来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而是片面强调回归传统、回归儒学,那就偏离了我们党倡导增强文化自信的初衷。

(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陈先达: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