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队对付专业贼 ——记丰台公安分局防范和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小分队

21.10.2015  18:10

      凌晨,丰台区某小区的楼道前闪过一条黑影。“这是新款,准能卖个好价钱!”黑影停留在一辆粉色的电动车前。“啪”的一声脆响,车锁被剪断,这个偷车贼仅用了5秒钟就打开了一辆八成新的电动车,刚要上车就被人撂倒在地。擒获他的两名小伙子,身手麻利,动作专业,押着人和车迅速消失在夜幕之中。这一幕不是出现在影视剧中,而是发生在丰台区的偷盗非机动车的现场,是打击小分队的一次“点射”。这支仅由6名民警和10名保安组织的精干团队,个个身手不凡,他们昼伏夜出,行动果敢,心细如发,智勇双全,9个月擒贼超过百名,他们就是市公安局打击盗销非机动车最精锐队伍——丰台公安分局防范和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小分队。

小分队“烈日灼心”
惯犯终入法网

      今年6月初,一条线索引起了小分队的警觉,卢沟桥派出所反映,“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得到线索,在小郭庄村隐藏着一个盗窃非机动车团伙。”

      丰台卢沟桥派出所管界的小郭庄村,地处海淀、石景山、丰台的交界处,临近衙门口,这个盗销一条龙团伙选择此地作为窝点,既便于偷盗和销赃,有个风吹草动也能迅速逃跑。根据此情况,丰台公安分局迅速成立由小分队牵头的专案组,对该犯罪团伙开展工作。小分队成员陈钢化妆成打工仔悄悄进入了村子,对这个团伙的人员构成、出行规律、居住地环境进行侦查。

      7月的北京,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人一动就浑身冒汗。为掌握盗窃嫌疑人的作案规律,小分队顶着毒辣的太阳,观察村庄内一举一动。夜晚,不顾蚊虫的叮咬潜伏在盗贼必经之路的草丛中注视着他们盗窃和销赃等情况,即便是下雨天,民警们也没有一丝懈怠,冒雨在户外观察,每日持续工作达18个小时。

      “民警住在不足8平米的出租房屋内,两人睡在一张不足1.5米宽的硬板床上,房间内日平均温度在38度左右,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也没有可以洗澡的地方,条件相当辛苦,这样一住就是一个半月。”民警小陈事后回忆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工作,一个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盗销“一条龙”犯罪团伙渐渐浮出水面。该团伙由十余人构成,白天休息,晚上20时至次日凌晨3时前往本市石景山、丰台等地作案,他们作案时自由组合,通常为一人驾驶摩托车承载1至2名嫌疑人,发现盗窃目标后,其中一人下车使用老虎钳将车锁剪断,而驾驶摩托车的嫌疑人则骑车至路口望风,得手后,几名嫌疑人分别驾驶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回到小郭庄村。

      民警还发现,每日凌晨4时至7时,另一伙收赃的嫌疑人从石景山区衙门口村附近开车来小郭庄村,以每辆电动自行车200至30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然后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翻新改装,并且盗窃嫌疑人和收赃嫌疑人之间相互认识,形成极为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在掌握该犯罪团伙大量犯罪证据的基础上,8月17日凌晨4时许,按照专案组统一部署,由近80名民警组成的抓捕队伍兵分两路,对盘踞在丰台区小郭庄村及石景山区衙门口村的该犯罪团伙实施抓捕,共抓获涉嫌盗窃、销赃等犯罪嫌疑人20余人,并当场起获被盗电动自行车及作案所骑摩托车共25辆,一举铲除了这个专业盗销非机动车团伙。

“微信群”显神通
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

      打击小分队负责人王伟涛介绍:“2015年5月底我们就创建了‘丰台公安分局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微信群’,加入该群的包括分局主要领导,各所主管打击、治安的副所长和打击队队长等人。在群内,大家可以分享盗窃非机动车信息资源、发案规律情况、优秀技战法、最新战果等等。”

      别小看了这个微信群,栽在群里的嫌疑人可不少,王伟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丰台区马家堡派出所抓了1名盗窃非机动车嫌疑人,该人“三缄其口”,拒不讲真实姓名及住址,对盗窃的违法事实也不供认。民警无法核实其个人信息,审查进入了瓶颈期。民警小李灵机一动,“咱不是有微信群吗,要不集思广益,看看大家伙的意见”。小李将该人的体貌特征发到群里,不到半小时,四合庄派出所的民警看到后立即回复,称该人名叫刘某闯,2013年10月因盗窃电动车被拘留。通过对方提供的信息,很快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就被突破。

      无有独偶,今年8月8日,张郭庄派出所抓获两名盗窃非机动车嫌疑人,也是一问三不知,民警照方抓药再次求助微信群后,马家堡派出所立即回复,称其中有一嫌疑人的特征很像刘某旺,四合庄派出所回复称该人因盗窃电动车被该所多次处理,方庄派出所回复称该人因盗窃电动车被该所处理过。一条条线索,让案件更加明晰,面对警方掌握的大量犯罪事实,刘某旺顿时傻了眼。

      目前,该群已有成员40余人,涵盖了丰台公安分局各个派出所。通过该微信群,增强了各所交流和互动,扭转了各自为战的现象,实现了丰台公安分局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工作一盘棋的局面。

“动静搭配”增强防控效果
GPS助力警方速擒窃贼

      不少人都有自行车、电动车被盗的经历,据治安总队公秩支队五中队队长王若谷介绍:“最快的5秒钟开一辆车,整个盗车过程的动作简单,时间短,犯罪分子在作案后能够迅速逃离,而发现车辆被盗时间显然具有滞后性,使犯罪分子在作案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逃窜,转移赃物和消灭证据。” 北京警方在长期打击防范此类犯罪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的途径。

      今年3月,丰台警方推广给自行车加装GPS定位系统,与派出所指挥室GPS报警提示平台联网,可以迅速定位被盗车辆,使得被盗自行车追回的几率大大提升,这也是警方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

      前不久,家住岳各庄辖区的王女士新买一辆电动自行车,正赶上派出所推广使用GPS定位系统,王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自己的新车加装了一个GPS定位系统,没想到还真起了作用,没等自己发现车辆被盗,车辆就已经“完璧归赵”了。

      打击小分队发现,岳各庄派出所辖区的大成路物美商圈为盗窃非机动车的高发点位,他们利用“动态防控”与GPS定位系统结合,防控效果进一步增强。4月6日14时许,小分队民警接到报警,一辆电动自行车被盗。民警通过被盗电动车上所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发现嫌疑人正驾驶电动自行车沿大成路向东逃窜。14时45分许,民警根据GPS定位系统显示的轨迹,在西四环辅路发现被盗车辆,迅速出警进行拦截。民警亮明身份对该骑车男子及同行人员进行检查,当场从两人身上起获自制开锁工具6个、扳手1把、工具包1个。嫌疑人张某龙(男,35岁,甘肃省人)和黄某(男,33岁,甘肃省人) 当场哑口无言:“你们也太牛了,我这还没到家呢,就被你们逮住了……”

      丰台公安分局打击小分队负责人王伟涛告诉记者:“车主安装了GPS系统后,如果在设置成防御模式下车辆发生震动、位移,会及时给车主手机和监控中心发出报警和信息,等于给爱车加了保险。”非机动车车主可在手机上安装APP,当车辆发生异常,终端定位器将车辆当前的地理位置以及状态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车主的手机,同时手机端软件平台也将发出报警提示信息,提示车主车辆发生被盗。

小分队精确打击
商圈盗车案件直线下降

      一起盗窃非机动车案件,案值虽小,但却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最多、最深恶痛绝的一类案件,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针对这种情况,2014年12月26日,丰台警方正式成立防范和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小分队。小分队成员由全局功模、业务骨干、抓捕能手共6人组成外加10名保安。小分队对牵动全区警情的高发点位、团伙犯罪主动出击、重点打击,有效遏制全局高发点位的警情。

      通过小分队调研,盗窃非机动车案件主要集中在商圈,丰台6到7个商圈为案件的高发地,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大成路物美商圈为全区最为高发部位之一。据统计,1-3月间,该商圈共发案70起,为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小分队立即调整警力部署。4月、5月连续两个月,小分队民警连续在大成路物美商圈进行蹲守,共抓获盗销非机动车违法人员20余名,效果立竿见影,彻底遏制了该商圈的高发警情,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6月至9月4个月间,该商圈仅发案十余起。

      王伟涛告诉记者:“高发点位一般位于交通方便,自行车集中却无人看管的地段,我们小分队坚持把防范和打击盗销非机动车做为民生警务来抓,通过持续开展专项打击,彻底扭转盗销非机动车案件高发的不利态势。小分队成立至今9个月的时间,共抓获各类嫌疑人百余人,其中盗销非机动车违法人员70余人,其中刑事拘留50余人,行政拘留20余人,打掉团伙7个,追赃减损15万余元。在小分队尖刀作用下,丰台警方期间共抓获盗销非机动车嫌疑人240余人,同比增加16%。”

      丰台警方的打击小分队仅仅是首都公安在打击盗销非机动车战线上的一个缩影,市公安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集中刑侦、治安、预审等专业力量,在全市组织开展严厉打击盗销自行车“春雷”专项行动,10月7日至10月18日,全市共接报自行车被盗警情670余件,抓获盗销自行车犯罪嫌疑人共90余人,团伙6个,发还被盗自行车60余辆。
 

应急管理领域院士论坛暨北京市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圆满落幕
2019年应急管理领域院士论坛暨北京市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于6月27日,在北京圆满落幕。揭牌仪式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东洲同志主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9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在京举行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9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在京举行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