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宁夏创造中国经验
26.12.2016 17:50
本文来源: 林业网
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建成通车。这条中国西部的大动脉在经过宁夏中卫市境内时,需要六次穿越腾格里沙漠,近140公里的铁路线要常年经受风沙的考验。
那时,这条大漠中的铁路,其沙漠沿线的天然植被覆盖率不足5%,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风沙漫天。身处抗沙一线的中卫人为了保卫新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开始了漫长的“沙进人退”与“人进沙退”的拉锯战。
无数次尝试,不停歇努力,人们创造出麦草方格固定沙丘的方法。固定住了肆虐的流沙,渐渐地,草绿了,树长了。半个世纪以来,包兰铁路沙漠沿线植被覆盖率上升到了50%左右。这一治沙工程被誉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并荣获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保护奖”。
宁夏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乌兰布和沙漠所包围,是全国荒漠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多年来,防沙治沙始终伴随着这个回族自治区的发展历程,当地干部群众一代又一代心向绿色,进退之间求取人沙和谐。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曾经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2.3%,全县3/4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干旱和沙害交替为害。
而在这个流行以沙字起地名的县,却有一个名字中带湖的地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林业总局在这里批准建立盐池机械化林场。季川,时任林场经营科科长,在他的记忆里,“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基本上没有树,全是鸣沙,长一部分草,很少很少。”
为了阻止日益严重的荒漠化,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开始了一段艰苦的治沙历程。原机械化林场副场长牛惠民回忆说:“当时这个治沙难度相当大,有时候你白天你把苗子栽进去了,晚上一场大风第二天来这个苗子全给你吹出来了。”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这片荒漠已变成总面积达8万多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宁夏中部旱塬沙海上的一片绿洲,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侵。”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学增自豪地说。
据自治区林业厅提供数据,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宁夏沙化土地面积由2475万亩减少到1686万亩。特别是1994年以来,宁夏连续20年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沙漠化逆转。
宁夏林业厅厅长马金元说,“宁夏的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万公顷的速度在递减,沙化土地面积每年以将近1万公顷的速度在递减。可以说,宁夏的沙漠是整体遏制、持续好转、面积缩减的一个过程。”
盛夏时节,走进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鼻息间弥漫着一股股淡淡的清香,这是成熟的味道。杨丽霞和她的姐妹们正在园子里采摘葡萄。她说,葡萄园所处的这个地方,最初也是树草丰美、良顷万亩,但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滥砍乱伐,导致土地沙化、荒漠化,一些人甚至背井离乡。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等有志之士的带领下,职工们顶风冒沙,以每年治沙造林3万亩的速度,在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绿色屏障。如今这里已成为一个物种丰富、生态优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介绍说,“职工靠我们的‘五位一体’沙产业模式,这几年连续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收速度,去年人均职工收入达到了5.5万元。”
利用但不破坏,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平衡的艺术。沙漠也是自然赐予人类的一道独特风景,而这独特,在宁夏中卫沙坡头显得更加真切。
随着国内外许多人慕名来到沙坡头,感受人类征服沙漠的伟大奇迹,不知不觉间沙漠旅游由此发端。大漠、黄河、高山、绿洲在这里巧妙融为一体,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沙坡头被国内外旅游业界专家誉为是世界“垄断性”沙漠旅游资源,2007年被列为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成为宁夏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阵地和亮丽名片。
“沙漠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守在沙漠边上,利用沙漠,靠沙吃沙。”宁夏沙坡头旅游集团董事长王福中对沙漠一片深情。
当前,宁夏正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而宁夏很多的旅游资源和景点分布在沙漠之中,沙漠已经成为宁夏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阵地和亮丽名片。
“沙湖、沙坡头、哈巴湖、白芨滩等等这些旅游资源,都是在宁夏的沙区。现在沙坡头、沙湖已经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年国家林业局又批准宁夏的沙坡头和灵武市要建设沙漠公园试点,宁夏沙区的旅游潜力非常巨大。”马金元说。
在防沙治沙方面,宁夏一开始就提出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让防沙治沙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沙区大力发展沙产业,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宁夏沙区沙产业的面积已经超过200多万亩,产值超过了35亿元。”马金元说。
防沙治沙,宁夏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验,2006年起,中国商务部委托宁夏农林科学院开展针对阿拉伯国家的防沙治沙培训课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探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的技术和管理。
47岁的马尔拉夫·贝尔卡西姆来自阿尔及利亚,今年7月他到万里之外的宁夏,系统学习中国的防沙治沙技术。他的国家地处广袤的撒哈拉沙漠,荒漠化防治形势极为严峻。“我们觉得沙漠要利用好的话,它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点我们所有沙漠周边的国家都有同感。正因为此,我们在沙漠治理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正在到处学习相关的技术和经验。”马尔拉夫说。
这些年,每年都会有数十位阿拉伯国家学员来到宁夏,至今仅技术人员总人数已超过220多名,他们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参观考察、文化体验等形式,学习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探寻在这片遥远的沙漠中发生的故事,见证“荒漠变绿洲”的奇迹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姜雪城 卢鹰 刘海 唐亚蒙)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6.12.2016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