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其信带队调研镇康县定点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
本网讯 6月17日,校长孙其信带队前往镇康县,对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及脱贫后如何加快乡村振兴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看望我校挂职干部及研究生支教团同学,并与镇康县领导班子座谈。临沧市副市长赵贵祥,镇康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董万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穆志良、政协主席徐淑娟等全程陪同调研。
孙其信一行先后来到南伞口岸、县农业农村局教授工作站、勐堆乡帮东村、帮东村小学、忙丙乡马鞍山村等地,就口岸建设、通关便利化、脱贫攻坚、教育发展、产业发展等情况展开实地调研。
孙其信一行在南伞口岸调研了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情况
帮东村地处勐堆乡西南方,西与缅甸接壤,辖帮东、忙红、大缅寺等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边民379户1626人,辖区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114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1%。2015年起,我校先后派出李克江、荆忠海两位挂职干部担任该村第一书记。2018年末,该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67元。
孙其信在帮东村调研
孙其信在帮东村小学调研小学建设及教育教学情况
孙其信指出,教育是最好的扶贫,目前,镇康的教育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完善,下一步,镇康教育事业的重点是如何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帮东村小学学生宿舍,被褥由我校工会筹资赞助
我校支援建设的电脑教室
我校援建的图书阅览室
当天下午,孙其信一行马不停蹄,从帮东村驱车2个小时来到忙丙乡马鞍山村,考察我校在该村的党建扶贫项目——茶树苗培育基地。
在马鞍山村的古茶园,孙其信指出,在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镇康要在“边疆”和“少数民族”上做足文章,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发展文化,同时又通过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发展地方产业过程中,镇康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产品的市场价值,把产品做成品牌,把优质产品做成知名品牌。
当天晚上,孙其信一行还与镇康县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听取镇康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了解下一步乡村振兴帮扶需求。
镇康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董万春从镇康县情概况、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下一步帮扶需求等做了介绍。他指出,中国农业大学挂钩帮扶镇康县以来,立足镇康县情,发挥自身优势,从推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入手,在方方面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帮扶工作释放出1+1>2的正能量。学校党政领导心系边疆、情系镇康,多次深入镇康调研,选派挂职干部、扶持特色产业、开展农技推广培训等,为镇康县决战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2015年以来,先后有3个乡镇、36个村3万余人脱贫,2019年,2个贫困村脱贫后,镇康县将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赵贵祥指出,我们列出了乡村振兴的工作清单但我们缺少的是模式、缺少的是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振兴,是人口素质的提升。在下步工作中,要以中国农业大学帮扶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作为当前工作的总抓手,把我们的实际需要与中国农业大学的智力帮扶相结合,在工作中以小见大、以小见真、以小见未来,通过不断探索工作模式、工作方法打造出示范点,解决“我们怎么干”这一最迫切的问题。
孙其信代表学校对镇康县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任务表示祝贺,对镇康县为学校挂职干部、教授团队、博士团队、研究生支教团提供的支持、关爱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农业大学能作为镇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参与者,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孙其信指出,镇康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是实打实的,脱贫成效显著,成绩的取得是镇康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镇康的脱贫攻坚有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目前,脱贫攻坚的成效已经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下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镇康要及时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尊重群众意见,挖掘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要配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带头引领作用。孙其信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将按照党中央的安排部署,在镇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积极发挥农大的力量,帮助镇康探索发展路径和方法,帮助镇康抓好教育,培养乡村振兴人才。
座谈会上,我校还与镇康县签署了脱贫攻坚帮扶项目和农产品采购框架协议。
我校人发学院教授李小云、左停、唐丽霞,生物学院教授于嘉林、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保明参加了实地调研及座谈,并对镇康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提出了建议。
我校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海涛、社会服务处处长杜金昆、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卜洪震,挂职干部刘军、荆忠海,以及镇康县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