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北京阅读季闭幕 10个“书香家庭”等奖项出炉

28.10.2015  12:33

第五届北京阅读季27日闭幕,“10个书香家庭”、“10个阅读示范社区”、“10位金牌阅读推广人”三大奖项当天揭晓。(摄影:熊然)

  中新北京网10月27日电 (记者 曾鼐)16年坚持做公益图书馆的徐继新一家、创办了首家女性阅读馆的许春宇、10年免费为盲人提供阅读的北官厅社区……第五届北京阅读季27日落下帷幕,“10个书香家庭”、“10个阅读示范社区”、“10位金牌阅读推广人”三大奖项当天揭晓。

  10月27日,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闭幕式“阅读盛典”在京举行。北京阅读季由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今年4月启动,已持续了半年多时间,举办了丰富的读书活动。

  “建设书香中国,要发动全民参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致辞说,建设书香中国、建设书香社会是一项长期任务,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图说,希望出版单位,能够生产出真正立得住、传得远、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量。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卫东介绍,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在过去半年里,策划开展了3000多场阅读活动,千余万人次读者参与其中。他说,同时,北京大学生阅读联盟、北京阅读新媒体联盟等民间阅读组织也已成立,将为全民阅读活动注入了新的力量。

  当天,诸多书商、书友、专家也齐聚京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经理赵恒峰表示,如今儿童阅读种类、数量都越来越丰富,但面临着“缺少精品”的问题。

  他认为,儿童读物如今科幻等虚构类作品比较多元,但现实题材的读物较少,应该更多地挖掘孩子身边的故事,贴近生活取材,能方便儿童更好的理解作品,也有助于塑造孩子的价值观等。

  主办方表示,家庭、社区、阅读推广人,是全民阅读最基础,本次入选的书香家庭多是基层普通群众,希望传承书香家庭的优秀传统,期待从北京选拔常年活跃在第一线的专业阅读推广人,引领带动更多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一、10个书香家庭

  1.西城区李澍晔家庭:藏书1600多册,夫妻共同出版著作61部,24岁的孩子李湉也已出版6部作品。

  2.通州区李元华家庭:为毛主席演唱录制唐宋诗词歌曲的经历让李元华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30多年来,坚持“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让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用艺术方式推动阅读成效显著。

  3.石景山区范楠家庭:范楠因先天性脊柱裂而重度残疾,但她乐观向上,一路读书,一路成长,并因为读书遇见真爱,她对读书的劲头儿,鼓励着身边的残疾朋友。

  4.平谷区王春信家庭:这位基层文化站长的家庭奉行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用读书承载着家与国的梦想。

  5.怀柔区曹仲帅家庭:作为校长的曹仲帅,不仅在学校每层都建立了图书角,鼓励孩子们进行图书互换。小学五年级的儿子也利用自己的藏书在班里开办了小书店,免费向同学提供图书借阅服务。

  6.海淀区白琨家庭:全家每天晚间三小时的阅读习惯已经保持了多年,他们更通过各种渠道,将阅读的美好传递给更多人。

  7.丰台区余玮家庭:丰台区余玮家庭每年购书近万元,家庭藏书数量近3万册,另有近5万种报刊。在父母的影响下,13岁的女儿余果和9岁的小余岳热爱写作,多次出书。

  8.东城区翟康乐家庭:翟康乐的爷爷是前清“庠生”,家中世代藏书。翟康乐退休后继续写作,就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的家族。

  9.朝阳区姜昆阳家庭:姜昆阳老人退休后笔耕不辍,与老伴共同完成了多部书稿,用精神激励世人。

  10.昌平区徐继新家庭:徐继新这一家人将个人藏书向村民免费借阅,连续十六年坚持做公益图书馆,不求回报。

   二、10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1.朝阳区孙慧阳:她2010年10月开创“童书阅读线上分享”模式,6年来一直推动“阅读进园所、进课堂”,为儿童提供了绝佳的读书之径。

  2.朝阳区王凯:他创立了中国最大的故事品牌“凯叔讲故事”,打造了微信最大的亲子社群,有近百万的孩子是他的忠实小听众。他录制的400多个绘本故事,伴随孩子们的睡前一小时,被称为“哄睡神器”。

  3.东城区肖佐刚:作为一位图书馆馆长,他一直致力于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与创新,策划了一系列阅读活动,让普通民众有机会接触文化精英、聆听精英文化,在对话中得到引领提升。

  4.海淀区许春宇:2007年她创办了国内首家专门针对女性读者的雨枫书馆,多年来专注女性阅读与亲子阅读。雨枫书馆如今在北京已经有多家分店,成为北京文艺青年闲暇阅读的好去处。

  5.丰台区张鹏:自2003年起,张鹏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当中的一员,12年600多个周末,他坚持给小朋友们作了2000多场义务讲解。

  6.大兴区孙亚利:她是亲子阅读的领导品牌“悠贝亲子图书馆”的总经理,她带领团队将悠贝月度“互动式”故事会服务于亲子图书馆、公立图书馆、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等。在儿童阅读推广上多年的高度专注,帮助她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阅读愿景。

  7.昌平区田冰:田冰一手创立并独力支撑“雪绒花小书屋”,一年四季为热爱读书的朋友们服务,和谐了邻里关系,推广了雅韵书香,吸引了一批社区志愿者紧紧相随。

  8.西城区梁军:他创立的以“百姓捐书百姓看”宗旨的“书香驿站”已经达到11个,接收各界和居民捐赠的图书7000余册,图书漂移借阅量已超越2000余册,以行动让更多北京人身边出现便利的阅读空间。

  9.大兴区才胜元:退休教师才胜元发起了幸福图书馆,把图书馆捐到了新疆和田市皮山县皮山小学,满足了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对知识和渴求和对阅读的兴趣。

  10.密云县项怀安:项怀安老人坚持4年每年超过300天坚守在书屋,为群众服务。他希望让农村有书香气、书卷味,使村民坐在四方书桌上也能够开阔眼界,使好读书、读好书蔚然成风。

   三、10大阅读示范社区

  1.西城区广安门街道荣宁园社区:这里拥有知名的第二书房,14000多册藏书涵盖古今中外,围绕家庭教育、亲子阅读打造优雅阅读空间,尝试政府搭台、私人运营、读者免费读书的新型模式。

  2.东城区北官厅社区:坚持10年,免费为盲人提供阅读服务。

  3.房山区拱辰街道北关东路社区:120平方米的学习园地,定期组织大型诗歌朗诵会、知识讲座,先后举办各种类型和主题的阅读活动共计327场次。

  4.淀区田村路街道阜四社区:社区内有一个文化小院,不少爱书人把藏书送来分享给社区居民。居民们有自己的报纸,写自己的故事。正如自发组织的“田村书院”名字一样,成为一处读书桃源。

  5.怀柔区车站路社区:这里是老人的棋牌室,小朋友的百草园,这里是怀柔区车站路社区。社区定期举办老人健康讲座、革命历史讲座等。在寒暑假,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利用废弃的材料做手工,一起学习和传递知识。

  6.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西里二区:逾6千平方米的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坐落于此。这里不仅有以“儿童阅读”为中心开展的各类阅读活动,还设有残疾人、老弱病残读者专座,开展的图书预约服务,居民一个电话,就会送书上门。

  7.朝阳区太阳宫地区芍药居二社区:社区实施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激发居民读书的热情,定期组织大家交流阅读理念,分享阅读体会。

  8.延庆县儒林街道温泉南区东里社区:社区益民书屋虽然只有120平方米,但策划举办各类读书沙龙交流会、读书演讲比赛等,社区开设的“阳光课堂放学来吧”主题活动成为延庆县的一个样板。

  9.通州区新通国际社区:联合社会组织,邀请专人负责阅读推广活动,共开办了40余次相关活动,参与活动的人数累计超过1000人次以上,让书香和文化气息弥漫在整个社区。

  10.昌平区十三陵镇胡庄:一个地处农村的社区,周边散布着16个村子,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性运转。(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