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缘何成生态治理样本

23.03.2015  03:07
  每天清晨,年过花甲的赖木生,像往常一样,一早就跑到山上转一圈,在他的果林里深深地嗅一下,他说只有这样“才踏实”。
  承包荒山,种起果树,赖木生是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卫士的典型。
  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长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8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8.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59.8%提高到现在的79.45,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成为我国生态治理的样本之一。
  实施最严格封山育林制度,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45.12万亩,土壤侵蚀减少70%
  “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毁灭了的山林。”这是1942年,研究水土流失学者在当时的长汀县河田镇考察时留下的一段话。
  频繁战乱、乱砍滥伐……由于一系列的人为破坏,让坐落在闽西山区、武夷南麓的长汀县成为中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国土面积31.5%,每年土壤流失数万吨。
  1983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正式展开。1986年,水利部把长汀河田列为南方小流域治理示范区。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多次深入长汀指导水土流失治理、扶贫开发,并于2001年作出批示:再干8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此后,历届长汀县委、县政府都采取了最严格的封山育林、禁烧柴草等生态保护制度。县里为此成立水土保持事业局,专业指导、研究最适宜的治理方法。与此同时,长汀县广泛发动群众一道参与治理,建立燃料补贴制度,用煤球换柴草,用种养治荒山。
  赖木生,就是在1981年忍受不了荒山之痛,把爱人陪嫁来的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卖了,包了5亩荒山种起柑橘,5年便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既能绿化、又能致富,这样的好方法迅速普及。于是有父子齐上阵的、有夫妻共治理的、有把子女给的钱全部投入种果的、也有退休之后卖掉城里房子回乡治山的……
  滴水能穿石,久久方为功。据2012年遥感统计,长汀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45.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9.8%提高到79.4%,土壤侵蚀减少70%。如今,长汀县17个农业乡镇中15个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水土不流失了,好的生态环境让许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42岁的廖意生原是四都镇渔溪村的护林员。四都是林区,以前还可以靠树生财,现在不能砍了,靠何富?
  三年前刚刚当上村支书的小廖很头疼:渔溪只有900来亩水田和100亩山垄田,无山可营、无果可种。于是,他到福建省著名的花乡——漳平市永福镇拜师学艺。归来后拿出家里的积蓄,又和两个老乡凑了120万元,包下108亩的山垅田,专种茶花。没成想,他们的花苗,比别人少打1/3的药、少下1/2的肥,花苗却比别人的好,很快发家致富了。
  小廖是“有心栽花”,老廖则是“无意种兰”。同仁村60多岁的廖炎士,别出心裁,在南坡地、半山腰、松竹林间山上种兰花。100多亩的林地间,植兰50多万盆。如今成为远近有名的兰花种植大户。
  山还是那山、地还是那地,变化何来?秘密就是这里的生态优。小廖说:“我现在才明白生态也叫资源,土也能生钱。”
  在以往的水土流失区内,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不砍树也能致富。河田镇芦竹村兰秀大姐就赚了这里的“土”钱。河田是水土流失重镇,早年还是稀土采挖区。兰大姐把这片360多亩废弃矿山包了下来,边种树边养鸡,鸡是河田鸡,苗是桂花树。鸡吃“稀土饭”、林“吃”鸡粪肥,林绿而鸡价高。“我们也成立了合作社,有100多户,河田鸡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她说。
  把“靠山吃山”的群众转移出来,减轻生态脆弱区压力
  当地会种养、善经营的人家毕竟只有少数。只有建立起强大的产业,尽可能多地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群众转移出来,才能彻底减轻生态脆弱区压力。
  2012年,福建省安排省里的县域经济第一强县——晋江市,在河田镇建设“晋江(长汀)工业园”。?短短两年,工业园已初具规模。至今入驻企业已达30多家,产值亿元以上有8家。纺织、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等一批企业为长汀布起了完整产业格局,同时还累计实现新增就业与农村劳力转移5万多人。
  “没想到,老区人的拼搏精神如此顽强。更没想到,老区人的创新意识同样强大。”来自福州经纬集团的许腾云,正在负责在此落户的一个新型高端纺织项目。他看重这里水量大、水质优的生态优势,这是他们最需要的条件之一。
  2014年5月,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并确定每年的12月10日为全省“水土保持宣传日”。而之所以定为这个日期,正是缘于2011年的这一天,本报刊登的有关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报道引起中央高度重视。记者看到,现在的松毛岭下、汀江水畔,新绿叠叠,林木苍苍。
  知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先生所称道“中国最美的两座小山城”之一的长汀县,如今又已重现山水之美。那山、那水、那片绿的背后,记载的正是50万长汀干部群众30多年的义无反顾。(记者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