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医院妇科专家廖秦平获“五洲女子科技奖”

21.07.2017  00:53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教授(右一)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20日电(韩冬野 陈锐)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颁奖大会日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主任廖秦平教授获得第五届“五洲女子科技奖”荣誉,以表彰其在妇科肿瘤、妇产科感染、女性性学方面的临床医学科研创新。

  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面向全国医学高等院校及科研医疗机构征集,每两年评选一次。第五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经过单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专家终审,最后确定25名获奖者,其中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17名。

建立廖氏“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

  廖秦平教授现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儿部部长、妇产科主任,曾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

  她率先在国内开展妇科感染领域相关科研工作,提出“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于2011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是妇科领域最常见的疾病,“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建立,强调了疾病诊断的系统性,纠正了单一以白细胞升高诊断阴道“炎症”的概念,不仅可以一次性快速诊断临床常见的阴道炎症BV、VVC、滴虫性阴道炎;行重要的是,针对目前临床上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但限于无特殊病原菌而无法诊断的阴道炎症患者,通过微生态评价,可达到正确和全面诊断阴道感染、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的目的。

  由廖秦平牵头,相继制定了《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中国盆腔炎性疾病诊治规范》、《细菌性阴道病诊治规范》、《滴虫阴道病诊治规范》等,指导阴道感染的规范化诊疗。

  构建评价体系后,廖秦平带领医师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阴道微生态检测”工作,制定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相关诊治规范和共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女性生殖道感染诊治规范的基层培训和推广”,为我国生殖道感染规范化诊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助推“两癌”呼吁“三癌”筛查

  妇科疾病在全球女性致死率中排名前茅。近年来,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至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并称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2009年,北京市将乳腺癌与宫颈癌合称“两癌筛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在全市推开。

  在筛查“两癌”的技术上,廖秦平最早在我国提出将HPV分型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并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

  在对比分析了大量临床数据后,廖秦平提出,除了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须行阴道镜检查外,宫颈细胞学结果正常的患者中,HPV16、18、31、33型呈阳性的患者,也具有患宫颈癌的特征,应行阴道镜检查。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临床的认证,减少因细胞学阴性而出现的漏诊,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据报道,2008年全球患子宫内膜癌的女性超过4亿,在欧美地区其发病率已占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201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中国女性癌症发病情况,肺癌、乳腺癌、胃癌排名前三,而妇产科常发的几类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排名第六位,宫颈癌排名第八位,卵巢癌排名第十位。

  北京市2014年6月发布的居民癌症发病率数据中,女性的癌症发病比例,子宫体癌症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25%,在乳腺、肺、结直肠、甲状腺之后,排名第五。

  廖秦平再次带队,率先组织开展“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工作,逐步完善子宫内膜细胞学的诊断体系和处理规范。

  她呼吁,我国城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在40岁以上及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应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将内膜癌阻断在癌前期阶段,提高子宫内膜癌防治水平,从而减少我国内膜癌的发生。

  “两癌”筛查相继在北京、广州、深圳等一、二线城市推开,但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缺乏规范的宫颈癌检查模式和技能。为此,廖秦平牵头发起了“中国宫颈癌检查模式探索及应用”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宫颈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差异较大。

  综合筛查方法和调研的实际情况,廖秦平最终确定了生殖道感染与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法相结合的宫颈癌检查模式和技术流程,并明确了县乡各级在宫颈癌检查中的组织管理职责。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廖秦平推荐进行HPV分型和宫颈细胞学联合检查模式,初步建立了宫颈病变规范化管理的流程。这不仅规范了农村地区的筛查技术,缩短农村和城市间“两癌”筛查的差距,同时提高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宫颈癌规范化检查和诊治的能力。(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