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指明方向——财政厅(局)长、专家热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12.07.2018  20:46

http://www.cfen.com.cn/dzb/dzb/page_1/201807/t20180710_2954302.html

  作者:本报记者齐小乎来源:中国财经报发布时间:2018-07-10
  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创新预算管理方式,突出绩效导向,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这对于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和政府绩效管理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是中央审议通过的首个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新要求。我国从2003年引入预算绩效管理以来,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还是在不断探索试点的过程中。此次《意见》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标志着预算绩效管理从探索试点阶段向全面实施阶段的转变。此外,《意见》明确提出,要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这对于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好预算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素芳表示,在市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在北京市开展全成本绩效预算试点工作过程中,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我们感到极为振奋,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下一步,北京市财政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会议精神,奋力开拓工作新局面。一是定位有高度。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落实主体责任,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中转变政府治理方式。二是模式有创新。推行绩效成本预算,突出绩效的成本效益与质量导向,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三是目标有聚焦。在各项制度中夯实绩效管理要求,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岩松表示,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云南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认真贯彻会议的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勇于担当作为,创新预算管理方式,突出绩效导向,深入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一是突出“层级配套、功能协调、覆盖到位”的要求,建立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相适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建立“注重绩效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夯实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三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加强绩效管理基础和各环节工作,优化方式方法,深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四是围绕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否有效履职、公共财政资源是否有效配置和使用,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层次和质量。
  山东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兴云表示,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山东省将按照中央要求部署,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在高站位、全覆盖、重实效上下功夫。高站位,就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绩效管理放到打造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总体布局中去谋划,在继续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向重大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等整体绩效拓展;全覆盖,就是将绩效管理覆盖四本预算,覆盖所有财政资金收支,在进一步提高支出绩效的同时,着力提高税费征管效率和优惠政策实施效果;重实效,就是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建立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挂钩机制,并逐步将预算绩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不断硬化责任约束,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四川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炜表示,《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体现,为我们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指明了方向。四川省将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推动绩效管理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落实预算绩效主体责任,不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同时,探索预算管理新方式新路径,突出绩效导向,加快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进程,有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助推政府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核心是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有四大特征:一是以预算绩效管理约束政府行为;二是把绩效管理嵌入到支出政策制定中,进而避免支出政策失当造成资金错配;三是用绩效管理把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贯通起来,切实解决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互脱节问题;四是通过绩效管理把四本预算更好衔接起来,从而形成新的资金整合格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关键在于落实主体责任。具体讲,就是明确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财政部门、部门首长、部门预算管理机构和预算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责任边界和权力边界。落实好主体责任首先要提升思想管理认识水平,特别是政府领导班子和部门首长要把预算绩效管理看作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必要手段,是建设好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工具。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苟燕楠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应以政府治理变革的高度实现多部门协同,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要推动资源聚焦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聚焦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工程;要激发预算主体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作为,少花钱,多办事,花好钱,办好事。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童伟认为,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推进,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有效抑制部门无效低效支出需求、提高财政资金分配效率、增强预算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与此同时,预算单位绩效管理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明;绩效与预算衔接不够紧密,评价结果应用约束力不强;绩效评价未能实现评价领域、评价范围以及预算过程的全覆盖等方面问题也极为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发布,对增强绩效预算管理理念、落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扩大绩效评价范围、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意义。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会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认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应该覆盖五级政府,覆盖四本预算,覆盖所有预算部门和单位,覆盖所有财政收支政策,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预算绩效、部门预算绩效、项目预算绩效和财政政策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下一步,要尽快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如加快制定分行业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可以说,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推进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绩效预算框架体系奠定了政治基础。《意见》的出台,将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促进各级政府有效地配置财政资源,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产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