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防骗手册3月11日出炉

12.03.2015  12:09
  原标题:受害群体从老年人向年轻人转移 金融防骗手册昨日出炉

  3月11日,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发布《金融防骗手册》为居民盘点各类金融骗局。这份手册提醒,越来越多的金融诈骗披上了免费WiFi、快捷支付、二维码等“伪装”,中招的消费群体已经从老年人逐渐向年轻人转移。调研数据显示,71.5%的受访网友收到过各种诈骗短信,49%网友表示曾遭遇理财产品的虚假宣传,64%网友表示在办理房贷过程中被忽悠。但由于怕麻烦、维权流程繁琐等原因,在遭遇金融诈骗的网友中,真正将维权行动付诸行动的仅有7%。

   银行“官网”也有假冒的

  2014年8月,刘女士正在浏览某大型国有银行网站,网页突然跳出一个介绍低利率贷款办理的广告窗口。“银行官网弹窗,应该没问题。”心里这么想着,她点击进入这家信贷公司的网页。

  由于承诺能够贷到低利息的贷款,刘女士毫不犹豫地分两次共汇去了43500元钱作为手续费和保证金。几天后,刘女士再次接到对方索要3万元信用金的电话,而贷款迟迟不见踪影,这才发现自己遇到了诈骗。

  明明是在银行官网上点击的网站,怎么会是骗子?刘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原来,她遇上的是欺骗性极高的“钓鱼网站”。刘女士一开始登录的就是一个与正规银行网站页面几乎一模一样的假冒网站,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有人发现,这个网站的网址和真实官网的网址只有小小的“i”和“l”这一个字母之差。

  其实,即便没有识别出网站问题,刘女士也有可能在汇款之前识别出这个骗子。

  “在放款之前提前收费,是任何正规贷款机构不容许的,记住这一句话就能防范不少贷款诈骗。”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首席专家徐瑾提醒。

  “金融诈骗现在呈现技术化、移动化的趋势。例如伪装银行网站、400客服电话,二维码、各种App、快捷支付、免费WiFi等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让人们防不胜防。”徐瑾提醒市民。多年前,不法分子主要通过短信、电话实施诈骗,而如今金融诈骗的渠道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从年龄层、地域来看,金融诈骗受害者从最早的老年人逐渐向年轻人转移,从偏远地区向城市扩张。

   客服“不说普通话”要格外小心

  一下识别出对方是假客服,或许没那么容易。但如果一位自称银行客服的工作人员一开口就“”上浓重的方言,那你基本可以判定,这八成是骗子。金融防骗手册工作人员说,正规银行客服上岗都要求普通话达标,陌生电话、客服人员不说普通话的,90%以上都是骗子。

  此外,正规银行不允许客服直接向消费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或者CVV2码(卡片背面的后3位数字),因此如果有人通过短信或者电话要求你直接说出自己的密码、CVV2码,一定有猫腻儿。

  徐瑾介绍,除此之外,围绕信用卡的骗局还有:声称交钱就能办无息贷款的;声称只要交钱就能够帮助你提升信用额度、办理大额信用卡的,因为银行根本不允许也不会授权给中介、个人来办理信用卡;在公共网络环境中上网,不要随意登录自己的银行账号,因为这一状态下危险系数极高,信息被盗用的危险系数达95%以上。(孙奇茹)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