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重污染廊坊限号公交免费 持续至10日中午12时

09.12.2015  01:45

  启动提前干预后,交警在京沪高速廊坊出口拦截大货车,禁止其驶入廊坊市区。

  12月6日廊坊市启动了空气污染三级应急响应,7日又升级为二级。实施二级和三级应急响应时,相关预案条文中并没有车辆单双号限行的规定。但廊坊市根据上级对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城市要提升应急响应级别的要求,在紧急发布黄色或橙色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可根据专家组会商意见,实行更为严格的响应措施,以达到应急调控目标。因此,廊坊市进入提前预警布控状态。

  为应对重污染天气,缓解单双号限时限行带来的交通出行不便压力,12月7日早上6时起,河北省廊坊市开全国之先河,实行市民可免费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市区14条公交线路556辆公交车全部投入营运,为市民免费服务至10日中午12时。

  据悉,今后凡启动重污染天气要求车辆单双号限行时,此项举措便常态化实施,由此带来的公交公司的经济损失,由廊坊市政府支付专项补贴。

  市应急办

  生命健康比生活方式更重要

  对于入冬以来,应急响应多为提前启动、提前干预这一情况,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市政府大气办副主任李春元称:“‘提前’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对即将到来的空气重污染,我们可以做到提前预测,提前预警;二是在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过程中,提前采取措施、提前干预开始被重视。如果在污染到来之前采取提前干预,雾霾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

  李春元表示,已有多次事实证明,提前干预可行有效。有数据统计,提前干预使APEC期间的PM2.5减少了六成以上,使阅兵期间PM2.5减少了七成以上。

  为应对重污染天气,从2013年开始我国多地都启动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也做了大量探索和修正,但效果却难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虽有干预,但缺少提前量。当然,应急措施的适度提前,要依靠准确的雾霾预测与预警。但在重污染的预测预警上,从公众健康角度出发,宁可“过”一点,也要避免“不及”。

  李春元副主任表示,他们也曾担心采取限行等措施后,遭到车主质疑。但这也是遵照法律法规执行的,是以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为出发点考虑的。“保证生命健康比生活方式更重要。”

  交警支队

  一周罚2.2万限号车 每日递减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间限单双号的,莫名其妙地被罚了100元钱。”12月7日上午,家住廊坊市火车站附近的司机刘先生如此向《法制晚报》记者抱怨。

  他说,孩子的学校离家很远,平时上下学都有她妈妈驾车接送,实行单双号后就特别不方便,为此就在前段时间她妈妈还专门去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治理雾霾我们可以理解,也应该支持,但对限行这一块,我希望政府可以考虑更妥帖一些的政策。”刘先生如是说。

  记者发现,在廊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事大厅门上,贴着一份《关于开展散煤治理控制大气污染的通告》;而其大厅内不时有司机查询到自己违反了单双号限行的规定。

  “市政府大气办会提前一天通告媒体发布通知,我们在收到大气办的通知后,也会通过我们的途径对外通知一下,例如手机短信以及廊坊交警的微信平台等,及时对外公布,大部分都是可以通知到的,但每天都有新的车辆注册,所以可能没有统计到名单中。”廊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姚科长说。

  针对汽车限号,姚科长表示,是否限号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是由市政府大气办根据重污染天气的等级来决定的,交警只是执行部门。

  “最近一次的单双号限行是今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违章总数大约为2.2万辆,呈每日递减趋势,罚款100元,不扣分。”姚科长说。

  “实行单双号限行时,城区的主要路口都会有民警进行执勤,执勤人员比平时要多很多。” 廊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宋警官说。当记者询问民警是否在污染严重时采取简单的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等,其表示,自己执勤时如果戴口罩的话,担心老百姓看到会在心理上传递一种不健康的意识,会让老百姓感到不安,但说句实话他也知道这样对人体有害。

  就在昨天17时许,记者在廊坊高速路出口处,看到有5名民警在指挥交通,令挂有黄色车牌的大货车绕道行驶,禁止驶入廊坊市区。“禁止大货车进入廊坊市区,已经近一个月了,是防止廊坊市区空气污染的一项措施。廊坊市所有高速路出口都有执勤人员,如不听劝阻,将扣留相关证件。”在京沪高速廊坊出口处执勤的杨姓协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