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气象部门多种渠道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19.07.2016  05:36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实现了全区500个应急广播对接播放海淀区气象台预警信息。今后,即使公众在街上,只要是海淀区应急广播系统覆盖区域,便可以及时收听到最新的气象预警信息。据海淀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文军介绍,该套应急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对讲、智能广播、实景显示等功能,覆盖了中关村创业大街、首都体育馆(冬奥场馆)等海淀区大型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居住区和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地区。目前,海淀局已提前完成了预警信号录制工作。

长期以来,北京市气象部门积极尝试各种预警发布手段,相互“填缝”,不断更新预警发布流程,扩大受众覆盖面。

今年汛前,北京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进一步优化了歌华有线、电视台、腾讯·大燕网、社区显示屏等重要手段信息播出流程和效果,建立北京西站预警发布渠道。7月10日,河南新乡暴雨致北京西站多趟列车停运或晚点。市预警中心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对外发布了此次北京西站部分列车停运、晚点的消息,对乘车旅客进行提示。“北京西站和预警中心不断健全合作机制,积极保障铁路部门在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公开以及合理疏散客流,并为北京西站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行业沟通调度车次提供了支撑。”北京西站管委会应急处处长施立刚告诉记者。

资源充分共享,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是保障汛期气象服务的关键。1月13日-4月28日,市预警中心联合市应急办,再次对预警信息发布需求单位和渠道管理单位进行预警业务及平台建设对接调研,全面接入各类预警信息和重要提示信息制作发布单位,完善各类社会媒体的信息发布工作机制。3个月内共走访市旅游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委、市政市容委等24家重要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单位。

此外,气象部门还不断强化预警信息融入城市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依托市社会办15.6万名网格员队伍建设,将气象信息员的工作职责融入到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员职责范畴中,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与区网格化综合信息指挥平台的对接。目前,80%的区气象局已纳入当地网格化管理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