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郑可诞辰11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27.05.2015  19:17

曾在美术学院工作过的校友、郑可的同事朱军山向郑可女儿郑方赠送亲笔书法

  (记者田呢) 2015年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 实践 者、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家、雕塑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郑可诞辰110周年。为了缅怀他并追溯其精湛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理念以及高尚的人格与精神风范,“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暨《郑可》作品集首发仪式”于5月23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并于当天下午举办研讨会。

  郑可早年在欧洲学习绘画、雕塑以及陶瓷、玻璃、金属工艺、家具、室内、染织等设计专业,接受了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融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先进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于一体。针对当年艺术与设计界“重艺轻技”的现象,他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为后来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奠定了基础。

  郑可是中国现代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开拓者。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一专多能”和“通才教育”的培养,重视艺术和设计之间相互融通的实践研究,塑造和培养能掌握艺术和设计普遍性真理的“通才”。他开创性地提出了“锥形互套教学法”“航海教学法”“一条龙教学法”、“狼牙棒思维”等诸多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郑可是现代工业设计与艺术创作跨界结合的实践者。他擅长雕塑和雕刻工艺,在绘画、室内装饰、建筑装饰、陶瓷工艺、工业造型、金属工艺以及货币铸造等领域多有突出的成就和建树。他主持了新侨饭店室内设计、装饰雕塑及配套陶瓷餐具设计,“建国瓷”“出国展览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设计,“元帅服”“将军服”金属饰件、硬币设计等。他成功研究出“电动磨玉”“超声波雕刻玉器”“电成型”“石蜡铸造”“旋压成型”“滚胎成型”等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些科技创新与工艺拓展都凝聚了郑可的无数心血与 智慧

  郑可有着高尚的情操与爱国主义情怀。他始终以“美化人民生活,用美来塑造人的心灵,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自己的艺术宗旨。新中国成立后,郑可将其在香港的几家工厂变卖后,带着机器设备、工人技师和家眷回国,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参与祖国建设。即便后来劳动改造多年,他仍没有放下自己的艺术使命,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推动中国艺术与设计事业的发展,表现出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110周年,对郑可的生命个体来说,是对其艺术成就与精神进行回顾的一个节点;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和设计事业来说,是一个探索、发展的新起点。这一百余年是传统工艺向近现代设计艺术转型的重要时期,郑可为之努力并取得卓著成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意义, 对于我们今日仍处于探索与发展、转型期的设计艺术而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郑可是一个时代的群体代表,一批取得杰出成就和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老艺术家应更为后人所铭记与缅怀。因此,以独特的视角开展纪念活动,对于慰藉与缅怀以郑可为代表的众多从事工艺美术与设计工作并倾尽毕生精力与心血的先驱者,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郑可(1906—1987),广东新会县人。1921年考入广州市圣心中学,接触红木家具、贝雕、牙雕、玉器等多种工艺美术。1927求学于法国国立美术学浣和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工艺美术。1934年参与成立“中国留法艺术学会”。1935年回国担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系室内装饰教授,并在广州美专兼雕塑课,在广州大维路举办雕塑作品展。1936年在广州大维路举办陶瓷雕塑作品展。1937年在新加坡一家家具公司从事设计工作。1938年迁居香港,创办“郑可美术供应厂”。不久去新加坡和香港创办实业。1951年,响应新中国的号召,毅然卖掉在香港的工厂回到北京,参与国家建设。1952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授。1956年参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并转入任教授。1957年,研究成功电脉冲雕刻钢模等先进工艺。197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郑可工作室”。1982年前往南斯拉夫阿兰杰洛瓦茨,参加“大理石和声音”学会艺术节。1987年9月逝世于北京,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