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郑保卫:将学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之路

12.09.2016  13:35

从新闻追梦人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专家,从致力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到在中国率先开展气候变化传播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回顾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追梦历程时说,当自己把个人的学术追求融入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以及人类发展的理想追求中时,便会感到自己的个人梦想变得更加踏实、厚重、有分量!

   执着追求

  帮助千百学生踏上新闻之路

进入暑期,平时热闹的中国人民大学显得有些安静。当笔者一早来到新闻学院时,郑保卫早已在办公室的电脑前浏览学术资料了。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语言精练利落,说话沉稳和缓,谈话间几乎让人忘记他已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1961年,16岁的郑保卫初中毕业。他在中考作文《我的理想》中写道,“我要做一名走南闯北为百姓代言的新闻记者”。3年后高中毕业,他如愿以第一志愿考取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开始了50多年的新闻追梦历程。

然而追梦之路并非坦途。因为“文革”等种种原因,1970年毕业时,郑保卫被分配到辽宁大连做中学教师,一干就是八年。出于对学生和家长的责任感,他一直勤奋努力地工作,受到学生的欢迎,还当上了学校的副校长,但新闻梦想在他心中却一刻也没有熄灭过。

1978年,郑保卫有幸成为人大复校后招收的首届108名研究生中的一员,师从新闻学者甘惜分。结束研究生学习后,郑保卫选择了留在高校从事新闻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他先后在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和中国新闻学院等校任教。尽管经历了学院初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新闻学专业停办等困境,郑保卫却始终不改从事新闻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初衷。2002年,57岁的郑保卫作为“引进人才”第三次进入人大,受聘担任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迈上全国新闻学术研究的高地。

如今的郑保卫已是桃李满天下,回想起当年的职业选择,他感慨地说,“我由衷地感谢甘惜分老师,是他帮助我选择了这个能够揽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教师职业,不仅圆了我个人的新闻梦,而且能帮助千百个心怀新闻梦想的学生踏上新闻之路”。

   坚定信仰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读研期间,郑保卫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恩格斯新闻理论与实践”。“甘老师给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郑保卫回忆道。

当时已经出版的马恩全集共39卷,他天天去图书馆阅读,后来又到中央马列编译局去读已经译好但尚未出版的后11卷。读了50卷的马恩全集、做了几千张卡片,他和同门整理出版了一部40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年表》,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年表形式介绍马恩报刊活动和新闻观点的著作。

对马恩报刊活动及其新闻观点的梳理和研究,让郑保卫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博大精深,同时他也被马恩的道德品行深深打动。从此,“马克思恩格斯新闻理论与实践”成了他后来几十年一直坚持的研究方向。

这十几年来,作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新闻与传播学科召集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凭着自己对新闻学的执着情感和理论自信,始终把“维护新闻学学科地位,促进新闻学学科发展”作为学术追求和专业志向。他先后出版专著、编著、译著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包括《当代新闻理论》《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部新闻理论著作和教材。正是他的坚持和新闻学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使得我国新闻学的科学内涵及学术品质逐渐被认识,学科地位得以不断巩固。

郑保卫说,自从作为新闻学科的代表出席了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后,他更加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为崇高学术使命。他说:“我们应该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努力创建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客观规律并且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新闻学理论体系。

最近,由郑保卫担任首席专家的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已进入最后阶段;由他主编的全国统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也即将完成……他说,这些成果将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支持。

肩负责任

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社会急需

这些年来,郑保卫一直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开展学术研究。他主持的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工作和他自己的学术研究始终坚持“服务学科建设、服务传媒改革、服务社会发展”的方向,瞄准国家战略发展和社会急需来部署研究项目。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新闻传媒及经济社会发展,他跟新闻学院的同事一道,于2009年联合全国十几所少数民族地区新闻院校的老师,一起组建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开展学术研究,打造研究团队。他认为,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任何国家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都会受到制约。如今这个论坛在全国民族地区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郑保卫看到,气候变化问题看起来是个环境问题,但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国家、民族、社会,乃至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应该立足国家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关注和研究气候变化。2010年,他牵头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气候传播研究机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从新闻与传播的角度介入气候变化研究。项目中心从跟踪研究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我国政府、媒体、非政府组织(NGO)的传播效果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新闻媒体和NGO在国际平台上主动发声,掌握话语权,支持我国政府立场,维护中国国家形象。

自2010年起,郑保卫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地墨西哥坎昆、南非德班、卡塔尔多哈等主办过多场国际边会,就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的战略及策略问题搭建对话平台,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气候传播研究专著《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中国学者和民间社会在国际舞台上表达立场和观点提供了条件。

郑保卫说,一个学者能够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服务,心里感到格外欣慰。“通过这些年办国际边会的经验,我觉得我们中国学者完全可以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发声,而且形成影响力。”郑保卫说。

(郑保卫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原文刊于《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12日06 版)

原文链接:

[人民日报]郑保卫:将学术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