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法院将不再受理知产民事案

24.12.2015  04:42

  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北京高院近日发布,从明年1月1日起,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法院除管辖本辖区内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外,还将跨区域管辖部分郊区法院辖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郊区法院将不再受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北京高院对外发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北京市基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调整的规定》。其中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北京市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管辖将做如下调整:东城区法院管辖本辖区并跨区域管辖北京市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法院辖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北京市西城区法院管辖本辖区并跨区域管辖北京市大兴区法院辖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北京市丰台区法院管辖本辖区并跨区域管辖北京市房山区法院辖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管辖本辖区并跨区域管辖北京市门头沟区、昌平区、延庆区法院辖区内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

  《规定》指出,自2016年1月1日起,北京市房山区、大兴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原设有知识产权庭的法院将不再受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今年12月31日以前,当事人已经向这5家法院提交起诉材料但尚未立案或尚未审结的,由这5家法院继续审查、立案、审理。2016年1月1日以后,对发生法律效力的知识产权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仍由原第一审基层人民法院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执行。

  据了解,此次调整涉及的城区法院仅为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法院,朝阳区、海淀区法院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管辖不做调整。全市辖区内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类型与范围不变。管辖调整后对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上诉,仍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

  这是北京高院根据全市各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案件数量、审判人员的经验及能力、各区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情况,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确保案件相对均衡、兼顾审判实际的原则提出的方案。

  目前,本市共有11个基层法院的12个知识产权审判庭可以审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但各个法院的收案数量呈现明显不均衡状态。以2014年为例,收案数量最多的海淀区法院(4000件左右)与收案数量最少的怀柔区法院(40件)相差近100倍。

  另外,怀柔区、顺义区、房山区、大兴区、昌平区法院的知识产权庭目前配备的审判人员仅为一个合议庭,大部分基层法院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年收案数量不足400件。尤其是经过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两次法官遴选,全市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法官减员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全市各基层法院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管辖作出调整。

  海淀知产案20年增长120倍

  本报讯(记者 高健)从两间办公室到两个庭室、10个数字化法庭,从全年收案仅有50件发展到全年收案突破6000件,增长120倍……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走过了20年的历程。海淀法院昨天发布了20年来十大涉互联网经典案例。

  这十大经典案例是:“全脑”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杰克·琼斯”商标权纠纷案、“大众点评网”诉“爱帮网”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韩寒文学作品著作权纠纷案、“猎豹浏览器”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梦幻西游”游戏著作权和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新浪“拍客”商标权纠纷案、“极路由”路由器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滴滴”商标权纠纷案、周志全等经营“思路网”侵犯著作权罪刑事案。

  海淀法院副院长张弓认为,这些经典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近年来为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鼓励自主创新所做出的努力,更期以此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规则的确立以及类案裁判提供指引及借鉴,引导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