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桃李芬芳满国际,春华秋实育栋梁
——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6月29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科学会堂内热情洋溢、气氛欢腾,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2017届本科毕业典礼隆重召开。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Simon Gaskell教授、英国文化协会Jazreel Goh总监、英国工程技术学会Joseph Du先生、联合培养项目教职工代表以及毕业生家长相聚北邮科学会堂,共同见证2017届毕业生的重要人生时刻。毕业典礼由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郭莉教授主持。
下午两点,伴随着庄重肃穆的乐曲,两校领导、中外嘉宾与教师代表列队入场。毕业典礼开始,乔建永校长首先以“人生的事业与人生的幸福”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演讲中,乔校长回顾了2017届毕业生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并提出,人生的事业起于梦想,成于克难;人生的幸福始于初心,止于感恩。乔建永校长勉励在场所有毕业生在事业上有所追求,满怀献身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崇高使命担当,将事业和幸福作为传邮万里的目标,做目标明确的北邮人,做精益求精的北邮人,做阳光乐观的北邮人,做追求卓越的北邮人。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Simon Gaskell教授随后致辞。Gaskell校长高度评价了联合培养项目办学十三载以来所取得的优秀成就,对联合培养项目2017届毕业生的卓越表现予以高度的肯定和祝贺,并对国际学院的未来发展表达了良好的期望。
英国文化协会教育Jazreel Goh总监代表英国使馆做了发言。她高度赞扬了中英两校在教育合作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感谢两校为增进中英两国特殊合作伙伴关系所做出的贡献。Jazreel Goh总监热烈祝贺全体毕业生顺利取得学位,勉励大家保持不懈追求、始终前行的态度,发挥自身优势,将从联合培养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实际运用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同时做好中英友谊的使者,为巩固和深化中英两国关系做出贡献。
接下来,在全场与会嘉宾和家长的见证下, 2017届毕业生依次上台,接受学位授予,并与乔建永校长、Simon Gaskell校长、郭莉副院长及联合培养项目英方主任Yue Chen博士合影。十三载春华秋实,国际学院送别第十届毕业生,他们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努力、继续进步,将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学位授予仪式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领导为优秀毕业生颁发了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大学奖。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学院校友会会长王宏原为校友联络人颁发了聘书和荣誉勋章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Joseph Du先生随后发言。他高度评价了联合培养项目在历次IET专业认证评估中的优异表现,并向全体毕业生表达了祝贺。Joseph Du先生代表IET向获得2017年IET年度优秀学生奖的池健锋同学颁发证书。
最后,优秀毕业生杨昊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发言中,他回顾了在联合培养项目中度过的四年充实时光,对母校、老师和父母的精心培养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代表全体毕业生决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传邮万里的使命散播到海角天涯。
毕业典礼过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向北京邮电大学赠送牛顿铜像的落成仪式在西土城路校区学生发展中心前的草坪举行。铜像在设计上采用了“行走式”的动感风格,旨在传递“科学融入生活、学习和工作全过程”的理念,是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祝贺北京邮电大学办学60周年的赠礼。
落成仪式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教授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Simon Gaskell教授分别发言,双方共同回顾了中英两校十余载紧密合作的深厚情谊,也传达了中英两校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殷切希望和办学理念的共识。落成仪式最后,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向牛顿爵士致敬,感谢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光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走过第十三年,培养出了十届共3200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走向世界,走在各个行业、领域,他们是中英顶尖名校北京邮电大学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强强联手孕育出的果实,更是中英两国友好交流、文化互通的使者。相信2017届毕业生将继往开来、勇往直前,开拓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附一:乔建永校长在国际学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人生的事业与人生的幸福
──2017年6月29日在国际学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乔建永 校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家长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此,我向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双学士学位的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的学习、生活倾注辛勤汗水的老师及中英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英国文化协会Jazreel Goh总监、伦敦玛丽女王大学Simon Gaskell校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Joseph Du先生, 以及各位来宾、家长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北京邮电大学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举办的中英联合培养项目已进入第十三年。回顾两校的办学历程,我们共同见证了项目扎实稳健的发展和令人振奋的硕果。国际学院的每个专业,都代表着两校实力的最优组合,也代表着面向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你们从四年前青涩的高中生一步一步成长为今天充满自信、敢于担当、志存高远,满怀梦想的国际化人才。你们以不懈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再次谱写了北京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华彩乐章,成为中英两校合作项目最亮丽的风景线。
国际学院2017届毕业生带给我们的是一重又一重惊喜和欣慰。你们当中的31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145位同学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一等荣誉学位;17名同学获得玛丽女王大学奖;12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邮优秀毕业论文;池健锋同学的毕业论文尤为突出,受到答辩组高度肯定,答辩分达到96分的骄人成绩,被授予2017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年度优秀学生奖。我还知道,你们当中的多名同学在本科阶段共发表了近10篇SCI、EI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两项创新项目入选2016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项目;4名同学获得了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2名同学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3名同学获得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7名同学获得了“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另外,2017届毕业生在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北邮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学生“创新奖”等多项竞赛中都有精彩表现。此外你们在北邮乃至北京市的各类文体活动中也彰显出青春焕发、才华激扬的风采,为国院、为北邮赢得了无数荣誉,我们为你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在26日全校本科生的毕业典礼上我说过,四年前我和你们几乎同时来到北京邮电大学,当时我同大家共勉:做目标明确的北邮人,做精益求精的北邮人,做阳光乐观的北邮人,做追求卓越的北邮人。今天,四年过去了,同学们的确成为了我们期待的北邮人。我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做传邮万里的北邮人,既要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也要有献身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崇高使命担当,更要有北邮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磅礴激情。今天,站在国际学院毕业典礼的讲台上,我想再补充一句话,那就是:事业和幸福是传邮万里追求的目标!
首先,请同学们牢记:人生的事业起于梦想,成于克难。 青年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目标和动力。古往今来,任何成功的事业都是从不起眼之人的梦想开始的。青年乔布斯有梦想,青年库克有梦想,但那时的他们均远离掌声。成功前的屠呦呦同样没有太响亮的掌声,但这些恰恰是托举美好梦想最为难得的条件。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同学们,你们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一定要有上下求索、敢为人先的锐气,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勇气;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豪气和超越前人、舍我其谁的志气;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不要贪图廉价的掌声,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地去追求人生的事业!
当然,成功没有捷径,困难与挫折往往是获得成功的必修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同学们都很年轻,年轻允许失败,这就是你们最大的资本。当你们离开学校之后,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面对困难和挫折,希望你们永怀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做深潭之水,不张扬、不炫耀;做穿石之水,不畏难、不退缩;励志图强,不浮躁、不虚夸,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牢记母校的叮嘱:人生的事业起于梦想,成于克难!
再者,请同学们牢记:人生的幸福始于初心,止于感恩。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本能,她如同婴儿的笑容一般圣洁,可谓初心。不忘初心,传达着一种为人处事的优雅。做一个温暖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信仰,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宠辱不惊,淡定安逸,心静如水,这是何等幸福的人生追求?但是,追求幸福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山高路远、风高夜黑,你能够遵守的只有你的心,你心中那份不朽的热爱,那份坚定不移的自我本真,始终如一,不抛弃,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心中的那份光亮!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发自内心的感觉,是判断事物的可靠的证据,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尊重自己的那份原始的感受。
那么,幸福的目标在哪里?我的答案是:幸福止于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的缺失而斤斤计较,更不应该一味索取、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的获得而感恩,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居里夫人说过:“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感恩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恩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恩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恩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恩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心怀感恩,才能温暖,才能幸福。这就是母校的叮嘱,人生的幸福始于初心,止于感恩。
同学们,值此毕业之际,母校祝福你们,带着家人的期盼,带着四年大学时光中培养的优秀品质,带着传邮万里的歌声,走向瞬息万变的世界,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用扎实的足迹去续写新一代北邮人的辉煌篇章!最后,衷心祝愿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事业和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附二:乔建永校长在牛顿铜像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在牛顿铜像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2017年6月29日在牛顿铜像落成仪式上的讲话
乔建永 校长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我们在这里举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向北京邮电大学赠送牛顿铜像的落成仪式,我谨代表学校向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前来参加铜像落成仪式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5年初,在北邮60周年校庆前夕Simon Gaskell校长表达了向北邮赠送一尊雕像的愿望,以祝贺北邮60周年校庆。我非常赞赏Simon Gaskell校长的这一想法,也希望在校园里为我们两校的成功合作留下富有意义的文化标识。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同Simon Gaskell校长多次见面,几乎每一次都要讨论雕像的设计问题,重点讨论了雕像的主题,造像的风格,以及安放的空间位置,取得了高度的共识。
首先,关于雕像的主题我们明确了牛顿铜像。大家知道,牛顿是英国科学家,更是世界级的大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光学等一系列科学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重大成就,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发展和走向。莱布尼兹说过,从人类有数学开始到牛顿时代,牛顿对数学的贡献至少有一半。我想,牛顿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也应该有类似的评价。牛顿铜像的落成,就是要弘扬牛顿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造像风格方面,我和Simon Gaskell校长共同确定了“行走式”的动感风格,其核心想法是要表达与时俱进的科学品格。牛顿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90年了,但他的研究成果强有力地影响了人类社会3个世纪。可以预言,这种影响的强度还会长时间持续下去。没有微积分,任何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门类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注意到,牛顿的理论和成果每一天都在发展、在进步,包括许多信息科技领域里的重要成就都是牛顿理论持续发展的结果。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几尊牛顿的雕像是动感风格的,但我的确认为,动感风格才是对牛顿科学精神的最为生动的诠释。
在雕像安放的空间位置方面,我们共同选择了这里──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前的这块长方形草坪的中心。这里面对学生宿舍,紧邻图书馆,是同学们聚集和经过最多的地方。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向大家传递“科学融入生活、学习和工作全过程”的理念。
各位老师、同学们、朋友们,今天牛顿铜像的落成,既承载着中英两校十余载紧密合作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中英两校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殷切希望和办学理念的共识。最后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爵士致敬!
谢谢大家!
媒体链接
新华网: http://education.news.cn/2017-06/30/c_129644588.htm
新浪网: http://edu.sina.com.cn/l/2017-06-30/doc-ifyhrxtp6352763.shtml
中华网: http://edu.china.com/new/edunews/jy/11076178/20170630/30872682.html
千龙网: http://interview.qianlong.com/2017/0629/1813387.shtml
北京考试网站: http://gk.bjkaoshi.com.cn/news/28_28_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