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沧萍:研学为精 桑榆未晚
(邬沧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国际人口研究机构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计生联亚太地区常务理事,国际老年学会亚太分会常务理事等。参与编写我国第一套人口统计学教程,公开出版教科书、专著、译著、辞典等约30种。 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其生有序,则万物兼济;其老有安,则天下太平”。在人口为世界之最的中国,“生”“老”问题尤为重要。作为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邬沧萍在六十多年从教生涯中,潜心研究,为国家制定人口计生政策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言献策,也培养了一大批人口学、老年学领域的专业人才。
回首往昔,96岁的邬沧萍觉得,不管是而立之年负笈回国,还是知天命之年闯入人口学“禁区”、花甲之年开拓老年学研究,自己在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做出的选择,都很“幸运”。
归国 “进了想都不敢想的人大”
“1953年进入人大,到今年已有64年”,时光如果退回到1951年夏,和妻儿一起迫不及待登上归国轮船的邬沧萍不会想到,未来人生2/3的时光将在一所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大学度过。
1922年9月,邬沧萍出生在广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他以广州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被海关录取,分配到香港九龙海关当公务员。工作两年后,他又于1948年自费前往美国纽约大学学习工商管理硕士,之后又修完了博士学位的课程。
“战争年代,虽然颠沛流离,学业却一直没有中断。当时很多同学投笔从戎,有些牺牲了,而我却一直在读书,总觉得内心有愧。”已打定主意回国的邬沧萍考虑到MBA不适用于国内的计划经济,又在哥伦比亚修读了统计学,而这次跨学科选择为他今后转向人口学研究埋下了伏笔。1951年,回国后的邬沧萍由教育部分配到辅仁大学经济系,后经院系调整,1953年进到人大,在统计系任教。
“人大对我确有知遇之恩”,邬沧萍回忆说,他在美国读书时就听说过人大,“吸收的教师全都是革命、进步的青年和知识分子。我能成为人大的一分子,觉得喜出望外。”
坚守 闯入人口学的“禁区”
在人口学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开创了很多个第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人口机构——人口研究所;创办了第一个人口学系,创办了第一个人口学学术期刊《人口研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国际人口学培训机构。
邬沧萍经历了这一段白手起家甚至还冒着政治风险的人口学“创业历程”。他回忆说,与人口学结缘要从1953年参加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开始。“我参加了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许多知名学者都提出要控制人口,但1957年人口问题成了‘高压线’,直到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国际社会认为人口问题最严重的是中国,这一研究才又提上了日程。”
为准备参加1974年召开的世界第三次人口会议,国家计委也组织专家研究人口问题,统计学背景加上外语好,邬沧萍被选入了这个研究小组。“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再研究人口问题,因为有政治风险”,面对曾经是“禁区”的人口学研究,邬沧萍还是决定冒一次险。
1974年人口会议结束,研究小组解散。国务院文教办牵头,联合北京市委、计划生育办公室在人大院内联合成立人口研究所。之后,在人大院里那个只有半间屋子的研究所里,邬沧萍和同事们一起,“同甘共苦,油印讲义、装订杂志,四处收集资料,终于把人口所、人口学系,人口资料室、《人口研究》杂志等办起来了。”
5年后的1979年3月,一份来自人大人口研究所的报告《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递交给了国务院。这是全国第一个向上报送的人口研究报告,起草者是邬沧萍,与刘铮、林富德共同署名。报告提出,严格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坚决杜绝生三个孩子,两个可以自由选择。”但此后国家推行的政策比邬沧萍设想的更为严格。
1980年,中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创新 花甲之年预见老龄化问题
“研学为精,一心存报国家志;桑榆未晚,众口争夸矍铄翁。”在邬沧萍家的客厅,挂着这样一副对联。2014年11月,邬沧萍被中宣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最美老有所为人物”称号,这副对联也是他从教多年的真实写照。
邬沧萍觉得自己很幸运,60岁才关注老龄化问题,没想到一干又是30多年。在早期参加人口学国际交流时,邬沧萍就意识到中国必须重视老龄问题。1983年,邬沧萍开始专门从事老年学和老龄文化研究,是中国最早从事这两门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
开拓一门新学科并非易事,“当时还有人认为我这是破坏计划生育”,在反对的声音中,花甲之年的邬沧萍又选择了“啃硬骨头”。1987年,邬沧萍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老年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篇全面系统的老年学文章。时任中国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的钱学森看到文章后,亲自给邬沧萍写信表示赞同,这也让邬沧萍倍添信心。
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下,邬沧萍培养了一大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学方向的研究生,新中国第一个老年学课程、第一部老年学专著也先后开设、出版。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高校第一个老年学专业培养机构。由此,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也正式拉开帷幕。
“现在的主要工作是重新修订《社会老年学》,还写了一个老年价值论的提纲。”如今,96岁的邬沧萍依旧积极为老龄问题建言献策。这位“83岁离开人大人口所办公室、94岁还招收最后一批老年学博士生、退休后平均每两年都有新书问世”的老教授也继续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理论。
■ 对话
新京报:在开拓人口学、老年学的过程中,人民大学对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
邬沧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像是望远镜和显微镜,让我在人口学、老年学研究中敢于担纲。在出国留学和回国后学习中都曾涉猎过一些西方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名著,但研读马克思主义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20世纪50年代,教职工都要上马列主义夜大学。四门功课,我八次考试都是全优,许多重要的原著我都看过很多遍。我还记得数九寒冬,在露天广场上,大家带着小马扎听校长吴玉章讲党课的情景。
新京报:你理想中的“老有所为”是什么?
邬沧萍:老有所为,不仅仅指的是精英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一般“草根”老年人也能够有所作为。老年人在老年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减少对社会的依赖等也是一种正能量。
(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