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我校女生完成我国首次遥感无人机南极长城站区域植被和动物航拍调查
2016年1月18日上午,我校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女研究生张媛媛在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中,成功首飞新型遥感无人机,完成南极长城站区域植被和动物航拍调查,这标志着此次南极科考“基于新型无人机平台的南极长城站企鹅及苔原植被航拍调查”项目关键数据获取完毕。
无人机飞行时间约一个小时,获取350余幅高清遥感图片着陆,航拍照片质量非常好。
本次调查区域为SCAR设立的ASPA150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是企鹅、贼鸥、雪燕等动物的繁殖区,“极鹰2号”能够精确提取出该区域动物数量以及植被情况,为研究南极动物现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并首次精确评估该岛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而研究全球变暖对极地的影响。
此次最主要的任务是航拍企鹅岛,企鹅岛位于长城站东面,岛上居住了上万只企鹅。由于企鹅岛面积较大,高分辨率航拍需要多个航线往返作业才能完整覆盖。张媛媛提前做好了航线的科学规划,使得对企鹅岛的拍摄能够在一个小时的航次内完成覆盖。
无人机拍摄的企鹅岛的一个角,可以清晰看出海滩、绿色的苔原、白色的雪。
在此次航拍中,还首次清晰拍摄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法尔兹半岛,周边为海洋,该区域天气变化无常,多数时间阴云密布,遥感卫星已多年未拍摄到长城站的清晰影像。此次拍摄展示了清晰的长城站,全新的综合楼、油罐、码头、集装箱、车辆,可以一窥长城站的全貌。
无人机拍摄的中国南极长城站
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长城站地区使用无人机进行遥感航拍作业,张媛媛也是我国培养的首个极地无人机女飞行员。
张媛媛在查看地面控制站飞机状态
通常在南极这样艰苦的区域执行无人机飞行作业会配备两人,协同工作。此次由于极地人员指标紧张,北师大仅获得一个无人机飞行员名额。作为南极现场唯一执行人,张媛媛化巨大的压力为动力,细致规划,精确操作,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此次执飞的“极鹰2号”是北师大最新研发的无人机,该机型以锂电池为动力,单次作业时间约1小时,噪音小污染少作业效率高,飞行高度最高可达1500米,能够快速完成大面积遥感拍摄工作。
这是该型飞机第二次在极地进行作业,2015年9月份,该飞机在北极黄河站完成了新奥尔松地区冰川三维图绘制工作。此次长城站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极地无人机遥感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作者: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