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发现汉墓出土玉环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在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中,已完成考古勘探32万平方米,探明古代遗迹370处,其中汉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汉代窑址32座。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城市副中心建设中文物的保护力度,并取得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从2018年初到现在,北京市配合各类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已达47项,其中勘探40项,发掘7项。
汉代墓葬出土玉环唐明清主要为陶瓷器
据了解,土地开发项目D区D-04地块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的北部,项目用地面积约63万平方米,距离2016年新发现的路县故城遗址约850米,目前正在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发掘工作。为了保证考古工作不影响建设项目进度,考古发掘工作同时开展。截止到4月18日,已发掘清理完成儿童瓮棺葬2座,汉代墓葬54座,唐代墓葬7座,明清时期墓葬2座,汉代窑址13座,出土陶、瓷、铜、玉石器等各类文物300余件(套)。
从出土的器物来看,汉代墓葬以陶制明器为主,种类多样,主要为罐、灶、俑、仓、盒、奁等。有的墓葬出土汉代铜镜、铜带钩,有的墓葬中出土玉环。唐代墓葬及明清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为陶器、瓷器、铜钱、铜带扣等。
马蹄形窑址最独特发现大量成品青砖
在发掘完成的窑址中,一座汉代马蹄形窑址显得尤为独特。在窑室清理过程中,发现窑床有大量烧制完成并摆放整齐的青砖,上下两层交叉摆放,为了更好地烧制,每块青砖间都有一定空隙。
青砖的规格与窑址周边多座汉代墓葬用砖规格一致,可以初步推断,该座窑址应为周边修建墓葬提供用砖的烧砖陶窑。半倒焰式马蹄形窑址是北京地区汉代烧砖用的常见窑址形制,这类窑址的窑门一般高度较低,不大适合人的进出,装窑和取出产品似乎另有地方,极有可能就在窑室顶部,在装坯和取出成品时只需将顶部打开,用泥封顶非常简便。
北京地区发现的汉代窑址数量较多,但在窑址内发现大量烧制完成且摆放整齐的青砖较为少见,该座窑址的发现,可以很直观地展现汉代时期砖窑的形制、烧制手法及烧砖用途,证明了汉代砖室墓葬与窑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为通州汉代路县故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实物资料。
目前,潞城镇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考古勘探面积已经过半。市文物局表示,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文物局将打破常规、主动对接,集中考古力量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文物保护工作,保证考古工作不影响建设进度。
相关新闻
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回归圆明园
昨天,圆明园流散文物捐赠仪式在民盟中央机关举行,民盟中央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正式签署文物捐赠协议,圆明园两件流散文物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和嘉庆御笔“称松岩”诗刻石从民盟中央翠园启程“回家”。
圆明园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介绍,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曾安放在泽兰堂翠交轩前的石室洞门上,泽兰堂位于长春园西洋楼远瀛观、大水法南的山坡上,清帝在这里可居高观览西洋楼景观。嘉庆御笔“称松岩”诗刻石曾安放在如园,如园是长春园中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园中园,乾隆三十二年仿江宁明代中山王徐达的瞻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如园,并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御制《如园十景》诗。如园内曾有嘉庆御笔字“转翠桥”和“平安径”石碑及“称松岩”、“镜香池”、“披青磴”等石刻。除此次回归的“称松岩”及2017年如园考古出土的“披青蹬”和“镜香池”外,其他石碑和石刻今已不存在。
如今,这两件流散石刻文物位于民盟总部后院的中式庭院中。据介绍,这里原叫翠园,原为东城区翠花胡同内太平胡同一号古宅,始建于明代,清代曾为王府。1949年3月5日,民盟总部从香港迁至于此。民盟中央曾于1985年将谐奇趣北侧的喷泉池石刻文物捐赠给圆明园管理处,文物在原址展出。近年来,根据圆明园流散文物数据库的线索,圆明园经过多次协商、接洽,最终与民盟中央达成一致,促成了此次流散文物的回归。
目前,圆明园已回归了40余件流散文物,工作人员正在给每件文物定做保护罩,“预计6月底在圆明园天心水面进行流散文物展,欢迎市民前来观看。”陈辉说。(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宫主)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