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可坐定制班车
当滴滴、uber在专车领域掀起战火的时候,公交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它们具备互联网基因、重视用户体验、以资源最大化利用为目标、打着“免费”牌顺势而起且发展迅速,给公交出行领域带来了一些新变化。
定制班车应用扎堆
在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索“班车”,除了北京公交集团的官方APP“定制公交”以外,还会发现诸如“哈罗同行”、“接我云班车”、“私家班车”等多款定制班车类应用。记者下载一款名为“哈罗同行”的班车软件,打开之后发现该应用已经推出了16条班车线路,涵盖回龙观、上地、国图、史各庄等地,应用详情一栏里把“哈罗班车”、“摆渡车”放在了合乘业务前面,用户群体瞄准了上班通勤族。
不仅如此,一些主打拼车或租车业务的企业也开始把范围扩展至公交出行领域,纷纷推出班车、大巴业务,把目标客户锁定通勤人员。今年3月,租车平台PP租车低调上线PP大巴,将专车模式复制到公交领域。接我拼车也将核心业务调整至共享巴士出行上,由拼私家车改为拼班车。
与普通定制班车不同,这些企业在运营方式上颇具创意,或在某一时段推出免费乘车体验以吸引乘客,或在车中提供早餐、免费WiFi、娱乐演出等多项延伸服务,重视用户体验,发展迅速。以接我云班车为例,从推出共享巴士业务到现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开通了50多条线路、100多班次,每天运送乘客4000多人次。
竞争者还是补充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北京市公共交通年客运量达到80.4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32亿人次,地面公交48.4亿人次。数据表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公交集团定制班车的成功也证明了家离公司比较远的上班族愿意付出比普通公交更多的钱去换一个舒适的通勤环境。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市场反映灵敏,企业开始安营扎寨并积极地寻找盈利点。但下一个问题又来啦,目前公交集团已经有130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覆盖各大型商圈、社区,彼此之间会不会有竞争呢?
接我副总裁崔睿接受采访时表示,接我与公交集团的定制公交并不存在竞争关系,未来还有可能是合作关系。根据媒体统计,每天北京接近万台大巴行驶在路上,但其中很多是坐不满的,只有60%至70%的上座率,如果能把这些空闲座位都利用起来,向社会开放,让挤地铁的、开车的都能舒适绿色出行,那就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接我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把空闲的座位资源释放出来给有需求的人,并不只是简单的拼班车出行。现在,公司正与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谈合作,月末就会有共享空闲座位的班车出现。未来,也可以尝试与公交集团合作,把公交集团定制班车上的空闲座位放在接我公司的平台上来共享。
能否盈利是挑战
长期以来,公交市场都是政府补贴为主。以2013年为例,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北京地面公交票款收入只占到总成本的16%,政府用于公共交通的补贴年均增长19%(2007年-2013年)。公共交通领域属于准公共产品行列,处于非盈利状态。有业内人士认为,没有政府补贴的这些班车价格会更高,想要赢得市场并实现盈利将是一大挑战。
对此,崔睿并不担心,他表示现在的线路都是严格根据成本模型来定,价格在15元、17元左右。未来的盈利空间比较乐观,一种是通过提高租赁公司的上座率来收费;再一个是班车通过两端对接产生大量的流量,可以做增值服务,比如借助车内媒介投放一些广告,利用大巴车上的WiFi进行视频等产品的推送服务,与餐饮企业合作推出送早餐业务,还可以利用大巴空闲的行李空间运送快递。 孙文文 J192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