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启航 | 正确选择,走出困惑——柯炳生校长在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9.06.2017  05:52

 

各位毕业生同学:

大家好!

在你们圆满地完成了本科学习,即将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之际,我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值此惜别之际,我再对你们说几句话,希望对你们有些用处。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关于困惑问题。

这个题目的选择,源于学校组织的一个系列性的师生对话活动:相约星期二。方式是每周二邀请校内一位老师,选定一个主题,与二、三十个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参加的学生,事先要围绕这个主题,提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负责组织这个活动的老师根据这些问题清单选定参加者。这是一种很好的师生交流的创新方式。因此,我也应邀参加了这个活动,所选定的主题是“困惑与快乐”,主要讨论的是困惑。通过座谈之前征集到的100多个同学提出的问题,以及座谈中同学们现场提出的问题,我对同学们困惑的问题领域,有了更好的了解。活动之后,我又进行了思考,觉得座谈中限于时间等因素,有不少问题,讨论不充分,展开不够,深度不够。此外,由于活动本身的特点,参加直接对话的同学不多,而有共性困惑问题的同学可能还有很多。于是,我就想,能否利用今天这样的机会,再与大家深入谈谈。我希望,当你们走出大学校门之际,也能够走出这些困惑。

困惑是什么? 困惑就是遇到了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像那些典型的图标所示:双手抱着脑袋或者揪着头发,或者茫然地站在迷宫的入口处,或者呆呆地看着箭头混乱的指路牌……

那么,同学们的现在, 会有哪些困惑呢? 根据从提问和其他渠道的了解,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可能是目前同学们困惑最多的问题。其中,又可以有各种角度的细分。

第一个问题,就业,还是读研?你们中间已经选择了就业的人,有的可能也不是很坚决,还在想是否再考研?你们中间已经被录取读研的人,有的可能也没有摆脱困惑,因为,不少人之所以读研,是为了推迟就业选择——还没有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只好先通过读研拖两三年看看再说。读研好,还是就业更好?很多人都弄不太明白。对于我校这样的精英大学来说,总体而言,本科教育是通识性教育,四年或五年的大学教育,重点是提高眼界和能力,专业知识方面,只是学个基础;在知识爆炸时代,靠大学四年学到的那些专业知识,管不了三五年;同时,根据你们的学长毕业若干年后的就业情况看,有相当比例的人所从事的工作,都与大学专业没有直接关系。博士教育是精深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我校博士毕业生80%左右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直接与所学专业对口。硕士教育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层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根据这样的定位,概括地说,如果你们愿意做学术研究工作,那一定要读博士,最好再到不同的学术环境中做几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如果不想做学术研究工作,那么,可以本科毕业就直接工作,也可以接着读两年硕士再去工作。做学术研究工作,还是到应用部门工作,不是高下之分,而是个人兴趣和能力擅长之分。读博,当然需要聪明的大脑,但并不是所有聪明的大脑都要去读博。你只要使劲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是特别喜欢做专深的学术研究吗?如果不是,那最好就别去读博了。要正确理解学位、学问、学习的关系:学位是符号,学问是目的,学习是手段。对于绝大多数工作岗位来说,你不需要比学士更高的学位,但你需要很多学问,需要不断学习;对于所有的岗位来说,无论是你有了什么样的学位,你都需要不断增加学问,都需要一辈子不断学习。

第二个问题,换专业,还是不换?这是指考研。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你们的问题,因为,我校从2011年就开始实行了自由转专业政策,你们已经有足够的机会在本科阶段就转换专业了。但我获知,也确有同学,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阶段没有及时转换专业,到毕业了才动起了转换专业的念头。一些没有读研的同学,也可能还在想,是否选一个新的专业去考研。我想说的是,你们需要听从内心的召唤,而不应该过多考虑别的东西。在这个方面,我个人有着深切的体会。我读研时,也是换了个专业,来到了农大。我一直很庆幸当初的决定,这个决定让我充满激情地工作,让我可以废寝忘食地工作,让我很有快乐感和满足感地工作。我想,你们听从内心的召唤进行选择,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

第三个问题,要铁饭碗,还是别的饭碗?铁饭碗,也可以叫做体制内的岗位,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等。其有户籍,有编制,有各种福利,并且比较稳定;但是各种约束要多一些,按部就班的特征更强一些。其他的饭碗,是指体制外的岗位,主要也就是各种非公单位的岗位。其各种不确定性更强,职业发展进程可有很大的跳跃性:跳得不好的,就捧了泥饭碗或瓷饭碗;而跳得好的,可以很快就能拿到银饭碗乃至金饭碗。什么饭碗,也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有人喜欢金银,也有人喜欢陶瓷。除了偏好之外,人岗是否契合,至为关键。我个人的感觉,好静的,在体制内坚守较好;好动的,到体制外去扑腾更好。当然,体制内和体制外,都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只是所要求的方式有所不同。

第四个问题,是看工资单,还是看期权? 这里借用经济学的期权一词,主要是指未来的发展前景,包括期权但不仅仅局限于期权。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如何权衡当前收入待遇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问题。眼前的待遇和条件当然重要,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如何判断职业发展前景?我觉得,大单位(包括各类机构),看文化;小单位,看发展。大的单位,各个方面已经比较健全了,有相当的稳定性,单位的文化(包括制度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就至关重要,其决定了公平公正,决定了你的努力是否取得成效。大单位的文化如果很好,就会为你提供一个公正的大平台,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反之,大单位的文化如果不好,就会让你心情不快,努力无果。小单位,如果有蓬勃发展的态势,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内部管理上就难免会有些问题,但每个人的发展都会有很好的机会。这就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社会财富这个大饼以超常速度扩大,尽管分配方面不尽完全公平,但是每个人的福利都得以快速增长。与改革前的均贫相比较,大家都变得富裕了,尽管富裕程度不同;两相比较,毫无疑问现在更好。

第五个问题,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四线?这是个就业地点的选择问题。北上广有北上广的好处,中西部有中西部的机会。对于这个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我校毕业生中有很多很好的案例。这里不展开具体讨论,而只想说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我以前多次说过的话。即:做你最喜欢做的事,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前者,会让你心情快乐;后者,会让你遇见伯乐。

第六个问题,是父母决定,还是自己决定?父母,无疑是天底下最疼爱你们的人;他们的爱,是天然的,不讲条件的,无可替代的。同时,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因此,他们的意见,你们应该认真倾听,认真思考。但是,他们的意见,都是参考性的,不是决定性的。父母的意见,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有偏差。再睿智的父母,再成功的父母,都可能会有认识误区。例如,认为学位越高越好;又如,认为热门专业最好……并且越是成功的父母,越是强势,越想替子女设计人生。我的印象中,似乎企业家们都希望子承父业,而其他的从业者,似乎都不希望子承父业。例如,当医生的,不希望子女从医;当教师的,不希望子女从教;当官的,不希望子女从政;当农民的,不希望子女涉农……等等。其实,也都是围城效应。父母的话,要认真听,但最终要拿主意的,应该是你们自己。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因为,你最了解自己;也因为,你需要独立思考,理性思考,这是大学要帮助你获得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父母的意见越强烈,与你个人的兴趣偏差越大,你就越容易困惑,就越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我要为你们中间的一位女生点赞。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能够把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学得很出色,从而被免试推荐为研究生。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纠结和反复之后,最后还是果敢地做出了决定,放弃保研,而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考研。这肯定是个艰难的决定,其中包括说服父母和导师。我也要为她的父母和导师点赞,他们应该最终尊重了她的决定。我尤其要为导师的大度包容点赞,这是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充分包容,表现出了父母一样的深度慈爱。

以上这些问题,是当前你们面对职业道路选择时经常会遇到的,是容易让你们感到困惑的。这些选择性问题,很难说有绝对的对错,常常是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而需要你自己量体裁衣。我说了这些体会认识,供你们参考。我希望,当你们走出大学校门时,能够走出这些困惑。

然后,在你们走出了这些方面的困惑之后,你们肯定会遇到其他方面的困惑。那是校门之外的困惑。你们躲不开困惑,但是,可以通过正确选择,走出困惑。

人生阶段不同,困惑不同。生命存在,困惑长在。因为,困惑之源,在于选择;选择无所不在,困惑随之常在。

因为,选择,就是放弃:你选择了鱼,就放弃了熊掌。困惑之困在于:对于可以选择的事,总想都要;对于无法选择的事,总放不下。选择,总是苦恼的,因为你想同时看到两条路上的风景;久拖不决,更为糟糕,因为等到天黑,你连一条路的风景也看不到了。患得患失的人,困惑最多,困惑最久,困惑最大。

选择之难,还在于,你会听到很多别人的声音,包括关爱你的人,看热闹的人,深思熟虑的人,顺口一说的人,因循守旧的人,标新立异的人,金钱至上的人,家国情怀的人……这些不同的声音,会让你困惑不已,尤其是当你没有足够的自信。很多时候,这些声音会强化你的虚荣心。而虚荣心,是正确选择的大敌。

做正确的职业选择 ,有两个关键要素:你之所爱,你之所长。你之所爱,决定了你的工作态度;你之所长,决定了你的工作成就。

为此,你需要用足够强大的自信心,去找到并确定自己的潜在擅长领域,并且去克服隐藏在深处的虚荣心。虚荣心强的人,都是自信不足,是拿别人的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如果不能战胜虚荣心,那就可能用贻误自己青春的代价,为别人的错误观点买单。

要走出困惑,首先要敢于直面困惑,不为困惑所困。因为,有困惑,是正常的;没有人没有困惑。选择前,用最理性的态度,选择一条你喜欢走的路;选择后,便一往无前,走好这条路,不再去想另一条路。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青年时代,正处在成长时期,面临的困惑很多,因为,今天的时代,赋予你们很多的自由选择。我在你们的年纪时,没有你们的这些困惑,因为没有这么多自由的选择。

面临着这些选择,我希望并相信,你们一定会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

而当你们做出了正确的职业选择之后,一定要怀揣梦想,努力奋斗。无论你们做了什么样的职业选择,都要同时选择奋斗,选择吃苦。

希望你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祝愿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扬己之长,竭己之力,乐己之成。祝愿你们未来的青春回忆,无比美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