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勇于选择,勇于拒绝——柯炳生校长在第十一次研代会上的讲话
(2015年4月26日)
首先,向研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上个月的学代会上,我赞扬了本科生学生会的突出工作成绩,而这一届研究生会的工作,也同样是值得特别夸赞的,也是最好的一届研究生会。研究生会与本科生学生会在“三自”和参与校园民主实践方面,表现出了不少共同的特点,并且还在不少方面联合协作,例如非常重要的提案工作。同时,由于研究生的特点,研究生会的工作也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之处,例如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以及与导师的互动等。在社会实践和校园生活方面,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活动。总而言之,这一届研究生会着力打造以“学术交流、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为主体的研究生活动平台,在思想引领、学术交流、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生活服务、对外交流和内部建设等方面传承创新、求真务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校的研究生会同学生会一样,成为我校工作的诸多新亮点之一,成为我校育人工作的新特色。在这里,向刘亚楠同学为代表的校院两级研究生会的所有同学,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和感谢!同时,热烈祝贺朱元捷同学当选为新一届研究生会主席,祝愿新一届研会的工作做得更好,再上新台阶!
这次开会前,学校有关部门的老师对我说,同学们目前比较关心的还是就业和选择的问题,是如何面对社会现实,能在混乱的价值观念中保持本色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并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回想起6年前,在2009年研代会上,我曾经以“职业理想与就业选择”为题,专门讲过这个问题。我把网上的那个讲话重新看了一遍,觉得最主要的观点,那里边都包括了。我在那里谈到就业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 做你最喜欢做的工作,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 前者,保证你工作快乐;后者,保证你人尽其才。我也讲到了选择的重要性: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努力和选择的过程,而有些选择的重要性,可能比努力更重要。职业理想与就业方面的选择,就是这样关系重大的选择。这是因为, 选择,决定了前进方向;而努力,决定的是前进速度。 我还讲到,任何一个选择的同时也是放弃,是对其他机会的放弃。这也是选择最难的地方:很多人都在各种选择面前,不肯放弃的东西太多,于是十分纠结。这个纠结的过程,是很自然的,我当年也同样有过。当时纠结的是毕业留校出国,还是到国家部委工作。在六年前的研代会上,我朗读了自己翻译的美国诗人 Robert Frost 的名篇The Road Not Taken,来说明我当年面对选择的感触。
现在,你们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具体选择可能很是不同,但是,有一件事,应该是共同的:是想当专才,还是通才。具体一点说,就是你想走学术研究道路,还是想到实践部门工作。弄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可采用排除法:如果你想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那么,就一定要在专深上下功夫,一定要读博士乃至做几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且在这个期间,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同时最好有一两年以上的国外名校学习工作经历。这需要对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能够在研究工作中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能够从学术研究的寂寥冷板凳上体会到无穷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果你不是这样,那最好就选择别的职业道路,包括到公共管理服务部门、企业去工作乃至自己创业。走学术道路还是非学术道路,主要是个性特长的差异所决定的,不是别的。 那些最聪明的大脑,并不一定都戴着博士和教授的帽子;在学术道路和非学术道路上,都需要精英分子领路。 专才和通才的选择,并不是到了毕业之时才决定的,你们应该尽早有个定数。因为,这对你们在校的读书学习和实践活动,都有直接关系。例如,如果当专才,那就要集中精力于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的精深,要出好的学术文章和其他学术成果;而如果当通才,则要在学好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各种相关的乃至并不直接相关的知识,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等,积极参加各个方面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这些能力。简而言之,你们可以纠结,但是要尽量缩短这个过程,尽快结束这个过程。千万不要把这个纠结的过程,一直持续到毕业。
在你们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中,有时候还会遇到另外一个挑战:面子。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力量很强大。面子问题,说到底,就是老想着别人会怎么看,是过于顾忌传统习见。你们毕业后的择业,可能会遇到这类问题的困扰。你们有些人,可能选择从基层开始奋斗,尤其是那些不属于东部和大城市的地方。那里有你最喜欢做的事,也是最需要你们的地方,但是却未必符合传统习见,不被众人理解认可,甚至会有一些风言风语。这就需要你们有坚定果敢的态度,有理性选择的勇气。就像今天远行的诗人留下的句子: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在说了这些有关选择的话之外,我还想说几句有关不能选择的话。也就是说,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道路,有一些东西,是你们不能选择的。或者说,是你们要采取鲜明的拒绝态度的。
你们要拒绝学术不端。学术不端,是不能触碰的底线和红线。哪些属于学术不端,你们当然可以从各种手册上查到。其实,在不端与端之间,并没有一道截然的界线。只要怀着一颗正直诚实之心,怀着对弄虚作假的鄙视,怀着对学术诚信的敬畏,你们不用查手册,不用查重,就能够从心里上和行为上自觉地做到与各种学术不端的决绝。这不仅仅是你们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必须,也是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正走得远的必须。
你们要拒绝功利浮躁。大学不是象牙塔,不是真空,社会上的功利之风,浮躁之气,必然会让你们耳闻目睹身感。功利是因,浮躁是表。那些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夸夸其谈,言过其实,急于求成,不求甚解等等,基本的思想根源都是想少出力,走捷径,多获近利私利。一个功利浮躁之气重的人,是不能够让人充分信任的,是不会被委以重任的。因为这样的人,容易为了个人短期利害而放弃原则,进而牺牲团体和他人的利益。在社会的功利浮躁之前,只要守住淡泊之心,怀有清高之气,抱定正直之念,就能够踏实,就能够沉稳,就能够有定力可守。拒绝功利浮躁,能够让你们从容地进入社会,获得社会的信任。
你们要拒绝鸡毛蒜皮。你们的身边,每天发生着很多事情。大部分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也有个别或者少量事情,不那么完美如意。这些不完美不如意,绝大部分是属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即:都是生活方面的小事,对你们的成长成才,没有任何影响。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对此报以包容态度,但是也确有个别乃至少数同学,对此难以释怀,上纲上线,牢骚漫天,纠缠不已。有个别极端案例,甚至达到了无理取闹、谩骂老师的程度,并且还是表现在博士生身上。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样的学生,哪里像博士生啊!这样的学生,还有多少精力放到学业上去啊!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到社会上去“混”啊!忽略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你的眼中和心中,才能够有放进大事的位置。
你们要拒绝通吃心态。生活中有很多人,能够做到忽略那些不完美不如意的小事,但是却能不忽略另一些方面的小事,即那些有利可图的小事。表现为既要西瓜,也要芝麻。结果就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是把自己弄得很累,累在捡芝麻上。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同学们有,老师也有,干部也有。这样的人,缺乏战略思维,缺乏大局观。只有克服这样的心态,能够放弃芝麻,才有利于做成大事。同时,也会让自己更愉快。
你们要拒绝逃避挑战。根据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做事有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拓展区(stretch zone)、恐慌区(panic/stress zone)。这个理论的最重要意义,是说只有处在拓展区中,才能不断进步。如果总是想呆在舒适区中,躲避挑战,逃避困难,顺风顺水,那是难以进步的。这意味着,你们要想进步,就要不断接受挑战,乃至寻找挑战。这是因为,你们所可能遇到的挑战,都是在拓展区之内的,不会是在恐慌区—除非你们自己吓唬自己。实际上,在拓展区中,所有的挑战,都是机遇。挑战越大,战胜挑战的满足感就越强。你接受过和战胜过的挑战越多,你就越自信,越能够从挑战中看出机遇,不畏挑战,就更能获得战胜挑战的乐趣。
你们要拒绝胸无志向。实际上,对于你们成长成才的最大障碍,就是胸无远大志向。远大志向就是胡小松教授刚刚讲到的梦想。远大志向或梦想,不是空想,并不空虚,也不遥远,其不过是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对于你们来说(对于其他任何人也一样),只要你选择了最适合自己做的事业,相信自己可以做好正在做的事,并且把自己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做到自己的最好,做到这个领域的最好,这就是远大志向。远大志向是以上所有拒绝的基础;有了远大志向,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以上的所有拒绝。有远大志向的人,一定会坚定正直,一定会聚焦大事,一定会不怕挑战,一定会有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态度。
同学们,我真诚地希望,面对着你们未来的生活和事业,你们会有智慧、有远见,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我也真诚地希望,面对着那些会让你们误入歧途的各种诱惑,你们会有理性、有定力,做出坚定的拒绝。我在不久前的学代会上讲了包容精神,要很好地做到三个层面的包容,并不容易。而做到拒绝,可能更难。因为,包容,是对外部世界的宽容,而拒绝,则是对自己的不宽容,甚至是严格苛求。每一个拒绝,都是一场与自己的战争。在本质上,包容与拒绝具有共性:都需要战胜自己。而你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不断修习的一门课,就是如何战胜自己。不断战胜自己,就是不断成长进步。你能够不断战胜自己,就能够最终战胜世界。我相信你们。
责任编辑:闻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