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重建朋友圈找回存在感

25.05.2015  18:00

  越来越多的老人步入退休生活,生活节奏、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让很多老人无法适应,没有了能一起八卦办公室秘闻的好同事,甚至没有了能够拿根大葱倒碗酱油的老街坊……生活中突然没有了能找到共同话题的伙伴,这让老人们倍感寂寞。而在儿女帮助下,靠自己努力重建朋友圈,也是很多老人重新获得认同感和精神满足的重要渠道。

  前体育老师

  成了小区健身明星

  68岁的李玉泉和老伴从山东老家来北京给闺女带孩子已经两年多了,今年春天小外孙上幼儿园了。两年间,退休体育老师李玉泉从初到北京一个朋友都没有的“宅老”,变成了小区里的红人,社区爱锻炼的老人都纷纷请他教授太极拳、太极剑还有健身操。

  “我闺女怀孕的时候,就到处寻摸小区里哪儿有能让我和她妈散心的地方,后来她发现附近公园里好多老人都在打太极拳。我们来之前,她特意让我带上打太极的服装,还给我准备了太极剑,带视频的播放器,还有小音箱,让我带着去和那些老人们一起活动。”有了闺女的提前准备,李玉泉到公园健身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好几个在打太极的老人,并且很快被他们接受。现在,他们一起去附近公园锻炼的时候,李玉泉总能享受明星级待遇,他用的剑穗、扇坠都是跟他学拳的老人们送的,“不收不行,有时候几个好几十岁的老人还为我今天多指导了哪个人几次而互相别小心眼。一种东西我一般就收一样,要不还为我用了谁的礼物而闹别扭。一般收了哪位老人的东西,我闺女女婿都会想办法给他们捣腾点老人需要的东西,我回赠回去。有时候我老伴也会发面做戗面馒头或者包包子让我带给他们。

  小外孙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后,李玉泉和老伴本来打算5月初就回老家,可是周围邻居一再挽留,“李老师,您别着急走,我才刚学了姿势,您再教教我怎么调整呼吸”、“李老师,您一走咱社区的太极剑队可就散了”……李玉泉的行程一推再推,“现在先定在6月底,那个时候北京天也热了,打太极的人会少一些。

  对于在北京的生活,李玉泉觉得自己过得非常快乐:“不能说是乐不思蜀吧,但也真是挺充实的。我都没想到能过得这么滋润。”因为经常要在早晨出去带操甚至会有朋友到家中来请教哪一个招势具体应该怎么摆……李玉泉的老伴常常真真假假地埋怨“你这是专职教练,兼职看孩子呢,自个儿的工作重点都没拎清”!

  李玉泉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在老家同一所中学工作,老伴是语文老师,还当过多年班主任。说起老伴的埋怨时,他的语气还带着欣欣然:“在老家,她可比我受尊敬。学生来我们家都是找她,我负责端茶倒水,现在我们俩的角色互换过来了,她心理不平衡,我通常都跟她打哈哈,说她是嫉妒心作祟呢。”这点小得意换来的是老伴的嗤笑:“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羡慕嫉妒恨’,你就别再那儿转文了,显得那么老土!

  从“高冷”工程师

  到老年歌唱团的段子手

  上个月,年过70的王奎军因为有肾结石住院治疗了几天,在病床前伺候的儿子惊讶地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老人结伴来看爸爸,而这些老人多数并不是爸爸的老同事:“有时候我从外面赶回病房,病房里全是人,真的有呜泱呜泱的感觉。我爸说这都是和他一起唱歌的老朋友,我爸平时都是很‘高冷’的,跟亲戚、同事之间都不怎么聊天,我真没想到他在外面能有这么多朋友。

  王奎军原来家住西黄城根,十几年前从工厂工程师的岗位上退休了。大把的时间没事做,王奎军就溜达着去北海公园和景山晒太阳。看到很多老人在公园里面唱歌,王奎军也跟着哼哼,合唱的老人热情地邀请他一起,他就跟着其中一个小团体一起活动。“有时候去北海,有时候还去天坛,冬天的时候,公园里冷,大家伙儿有点坚持不住。我们团里有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给我们联系了朝阳的一个街道,我们就算他们街道的合唱团,冬天可以去他们活动室里练歌。平时也代表他们完成一些演出活动。现在我们还经常去原来宣武区的文化馆活动。

  退休后的十几年里,因为互相住得远,王奎军与原来的老同事联系日渐减少,而他所住大院的拆迁,也让他和很多原来的老街坊们各奔东西,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他仍然坚持参加最早的那个唱歌团体,并且成了他们这个老年合唱团里的骨干成员。这也使得他现在的朋友圈子跟退休前的朋友圈完全不一样。而王奎军显然在这个新的朋友圈里更加愉快。王奎军的儿子告诉记者,在被来探望爸爸的老人们震住了之后,他特意打听了一下爸爸的故事,听到了一个与自己印象中的父亲几乎完全不同的人——父亲主动负责给合唱团发掘新歌,打歌片,打印曲谱、简谱,是这个合唱团里的“技术顾问”,人人都叫他“王老师”,“最最颠覆的是,那些老人告诉我,我爸在他们合唱团里是特别能说的,还专门收集各种笑话,每次活动都讲笑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还从网上下载好玩图片打印出来给大家看,这形象完全就是‘段子手’呀。可是,平时我爸爸话很少,我们亲戚聚会的时候,我爸也很少插话,更不怎么跟大家闲聊天。我一直认为他是‘高冷范儿’……

  从工厂技术员

  到“去北大讲过课

  齐宇飞退休前是沈阳一个工厂的技术员,四年前到北京带外孙女。四年多的时间,齐宇飞戏称自己从“工人”进化到了“乐师”。齐宇飞从小就喜欢乐器,当年曾经想考艺校,被他父亲几顿棍棒给打了回去。之后他规规矩矩地上学、工作,年过三十才自学了二胡。刚退休,独生闺女就生了小孩,齐宇飞拿着二胡就到了北京,跟之前的朋友基本上失去了联系,“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跟周围的人没啥共鸣。

  在北京,闲暇时间,齐宇飞就拿着二胡到闺女家附近的公园里拉上一段,很快他的周围聚起了一批朋友——在公园里练歌的老人们特别欢迎齐宇飞给他们现场伴奏。此后,他不断被附近的老年歌唱社团邀请过去演奏,“有时候有外出表演,社团的朋友们都争着来接我,还提前跟我预约。排练的时候,也都愿意听我的意见,让我觉得特别高兴。”父亲扩展了朋友圈,齐宇飞的女婿也特意给老丈人置办了时尚的演出服和精致的琴套,支持泰山大人的兴趣。

  而最让齐宇飞得意的是,他通过这些活动认识了一个在国家级乐团里担任二胡演奏的老师,这位老师有一次到北大讲课,特意邀请他去,“老师在台上讲课,让我坐在台侧,需要做示范动作或者演奏的时候,都由我来做。事后还给了我一百元出场费。你知道这不在钱上,是这位专业老师对我的肯定。要是一直在老家,可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我也算是在北大讲过课啦!” 因为这位老师的肯定,齐宇飞在欣喜的同时也有遗憾:“老师说我现在已经是专业水平了,就是起步太晚,可惜了的。要是我小的时候,也有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就好了,我爸爸也就不会非不让我学乐器。我好好的一匹千里马就这么被耽误了!

  捧着手机看不停

  乐滋滋念叨着“这么多赞

  起初教父母用微信,晓青的本意是为了方便联系。一段时间的聊天、发照片后,她突然惊喜地发现妈妈空白的“朋友圈”里出现了第一条信息——小区花园的风景照。很快,妈妈的朋友圈越发丰富起来,甚至“无师自通”地掌握了拼图、添加效果等技巧。

  “她在微信上加了很多以前的老同学、老同事,老邻居,发完朋友圈之后点赞评论特别多,她玩得可起劲了。”晓青回忆,去年春节时父母来北京,妈妈几乎每天都要发上几条朋友圈,逛公园、逛胡同、喝咖啡……每天晚上她戴着老花镜,捧着手机看个不停,乐滋滋地念叨着“这么多赞”,评论也要逐条回复。

  “我用妈妈手机翻过她的朋友圈,老年人分享的生活状态都很‘朴实’,彼此的评论特别真诚,‘点赞’之类也没有所谓的复杂含义。”在晓青的印象中,伴随微信添加的老朋友逐渐增多,原本有些“懒洋洋”的妈妈也越来越活跃。今年春节后,她作为组织者之一,接连举办了老邻居聚会、老同学聚会、江边烧烤等好几次活动。有时跟妈妈视频聊天,晓青隔着电脑也能听见她的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退休后老人的交际面小了,想搞活动挨个打电话也不方便。学会微信,大家加入一个群,或者平时在朋友圈里经常互动,就很容易约起来。

  不久前,晓青妈妈和两个老朋友一起跟团环游台湾,她的朋友圈经常出现回复给所有人的“谢谢朋友们”、“请朋友们猜猜这是什么水果”、“猜猜是什么字”……想必那几天她的朋友圈一定非常热闹。

  由于妈妈那边儿亲戚玩微信的比较多,晓青将大家拉到一起,建立了亲友群。养生、股票、拍照……长辈们聊得可热闹了。“我承认平时我把这个群屏蔽了,太吵。”晓青忍不住笑,但她会一天几次点开,迅速看看,送上鼓励。“对自己的长辈嘛就不要计较品味了,岁数大的人尤其需要认同感和存在感。多关心,为他们捧捧场。

  看着微信给父母带来的乐趣,晓青又耐心地教会了公公婆婆,并将四位老人互相添加为好友。于是无论这四人中谁发了朋友圈,另外三人都会先后跑去点赞。感受到“点赞”对于老人的非凡意义是在前几天,晓青的公公居然专门发微信给儿子,问他“看到晓青妈妈某天的某条状态了吗,你还没去点赞呢!

  “因为我们并不是时刻都在刷着朋友圈的,很有可能就某条没有看到。”晓青笑言,遵照父亲“指示”,老公赶快翻出丈母娘那条漏掉的朋友圈去点赞。同时她也莫名产生了些许压力,“婆婆这段时间正在学摄影,经常拍花拍树的。我得天天去‘检查’她发的朋友圈,条条都得点赞啊。

  主笔 周明杰 魏婧

  插图 宋溪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
《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根据市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策体系的完善需要,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