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大爱托起生命的阳光

21.04.2016  19:52

  昨日,生物学院博士生王宇哲在家人陪同下返回医院接受新一轮治疗。目前,王宇哲同学病情稳定,情绪乐观。教育基金会、生物学院有关负责人专程前往医院看望并送去了学校领导、全校师生、校友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切之情和祝福。

  4月12日教育基金会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了一条救助信息:需要筹资70万,救助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王宇哲。消息发布后,迅速在农大人朋友圈、微博圈裂变式传播。截至当晚23:57,微信捐赠开通仅6小时42分钟,捐款就达到了700,403.43元。预计需要十多天的募捐目标,不到7个小时就完成了!远在云南出差的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姜沛民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条信息,指示教育基金会要全力做好救助工作。校长柯炳生凌晨发来短信:称赞“这是农大人的爱心集结号,这是大爱的神奇力量!”

  一个周过去了,仍有不少人通过电话或微信询问王宇哲的病情,希望能尽下绵薄之力。截至目前,共计接受捐款752,429.99元,捐赠人数7969人次。其中7866人次通过微信平台,捐赠金额700,573.43元,占了本次捐赠的93.1%。据基金会统计,捐赠者遍布全国34个省份,其中北京参与捐赠者最多,占64.2%。捐赠信息主要依托校内部门微信公众号、校友会公众号和校友微信群的转发,面向人群主要为校内师生和农大校友,表明本次筹款充分地起到了发动校友、依靠校友、活跃校友、凝聚校友的作用。也有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多数捐款者都是匿名捐赠。

  一次求救,万人相助。一股爱心接力的暖流,在这春光明媚的农大校园绘成了一幅动人画卷。从学校领导到学院领导,从广大师生到海内外校友,从亲朋好友到匿名的爱心人士,每个人都成了参与者:汇款的、祝福的、建言的、传播动态的……无论是指尖的抖动,温暖的围观,还是现实的救援,都是一种力量,一份爱心,一种温暖。一幕幕关切询问的画面、一次次爱心接力的转发、一句句温馨感人的祝福,汇集成了爱的集结号,托起了生命的巨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可观的,一个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温家宝曾说,一个困难除以10亿,将会变得非常渺小,一份爱心乘以10亿,就会变得非常庞大。在困难面前,所有农大人齐心协力,充分发扬了团结、互助、友爱、一家亲的优良传统,最终形成了爱心的汇聚、善举的喷发,共同形成了大爱无疆一道美丽风景。

  这也充分说明了,只要有爱,这个社会就不会孤单,只要有善,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光明。困难并不可怕,处于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爱心灯,只要爱心的暖流能够继续接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生命之花必将永远绽放。

  守望相助,见危相济,这不仅是一种品格,更是我们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人生充满希望的必然路径。让我们记住那些平凡的善良与感动,向他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同时反躬自身,心存至善,做一个有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