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2016涉华十大新闻揭晓 齐鹏飞教授连续三年应邀参评并作专家点评
编者按:
2016年12月30日,《参考消息》评出2016年度涉华十大新闻,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齐鹏飞教授应邀参评并担任“人大释法坚决打击‘港独’法院驳回‘辱国议员’上诉”新闻的点评嘉宾。齐鹏飞教授表示:“人大11·7释法”,在某种意义上明晰了香港“基本法”的“排‘独’条款”,对于香港社会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港独”的危害性,对于有效地遏制和防范“港独”,对于香港特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及示范性的重大意义。
据悉,齐鹏飞教授已连续三年(2014、2015、2016年)应邀参评并作专家点评。其中,2015年,就“周永康被判处无期徒刑 全面从严治党稳步推进”进行点评;2014年,就“香港‘占中’闹剧持续两月‘东方之珠’国际形象受损”进行点评。
(2016涉华十大新闻刊于2016年12月30日《参考消息》第7版、第10版)
一、蓝绿易位台民进党上台 蔡英文交“没有完成答卷”
1月16日,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当天的就职演说中未提及“九二共识”或一个中国原则,刻意回避和模糊“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对此,中共中央台办回应称“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
【外媒视角】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不澄清对“九二共识”的态度,蔡英文与民进党将在前进途中遭遇挑战。
美国《华盛顿邮报》:台湾2016年的大选是未来两岸关系的转折点。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无论如何,维护海峡两岸的长期稳定显然存在困难,两岸关系塌陷的威胁也貌似是真实的。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彭维学:蔡英文上台后在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破坏了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两岸两会、两岸事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停摆,两岸关系重陷僵局。而且,蔡英文小步快走推动“去中国化”,展现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弱化和切断台湾同大陆历史连结的战略取向,使两岸关系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二、中国强力反制南海仲裁 中菲关系实现全面改善
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出炉,得出“中国对‘九段线’内海洋区域的资源主张历史性权利没有法律依据”等荒谬结论。中国政府郑重声明,仲裁庭裁决是非法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方正当立场得到来自近120个国家和240多个不同国家政党的理解和支持。10月18日至21日,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中菲双方一致认为应该聚焦合作、搁置争议,共同推动南海问题重回双边谈判协商的正确轨道。中菲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翻开新的一页。
【外媒视角】
日本《读卖新闻》:南海问题仲裁结果的约束力有限,影响值得关注。
法国《回声报》:菲律宾彻底的转变对华盛顿的外交是重重一击,使它丧失了亚洲布局的重要一环。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从未奢望的意外收获。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菲之间关系的缓和将大大改变南中国海问题的发展态势。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但令美国受挫。
【专家点评】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中菲关系的改善和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相关争议,对于南海域内其他沿岸国有一定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能够使域内国家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根本利益和区域共同利益。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未来南海形势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
三、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 全球治理镌刻中国印记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本届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中国在峰会上呼吁采取切实行动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方案”获得广泛关注,在全球治理格局中镌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外媒视角】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G20领导人齐聚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这体现了中国的召集能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高。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它对世界秩序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杭州峰会的成果将赋予G20世界经济的领导角色,尤其是G20杭州峰会容纳不同声音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的领导能力和行使“软实力”的能力。
【专家点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这次峰会是个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次峰会不仅表明了中国引导的全球化的开始,而且中国拿出了如何引导下一波全球化的方案。西方不亮,东方亮。
四、天宫神舟对接成功返航 迈空间站时代关键一步
9月15日,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在太空生活工作了33天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安全返回。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完成空间交会对接的国家,中国由此迈出开启空间站时代的关键一步。
【外媒视角】
《日本经济新闻》:这意味着中国在没有日美欧等国际合作的情况下,巩固了太空大国地位。
英国《自然》周刊:这使中国成为国际研究人员检验他们的空间科学想法的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而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开展的项目则进展缓慢得多。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如果说美苏太空争霸是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事件,中国成为太空超级大国的努力则将在21世纪前半叶留下印记。
【专家点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这次任务探索了建立面向长期载人飞行的支持保障体系和机制,为我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夺取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局面,将有力助推我国迈入空间站时代。
五、人民币正式入货币篮子 中国全球影响与日俱增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进入高级别准入机制的金融体系。人民币将在全球范围的贸易和投资中应用得更为广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外媒视角】
路透社:人民币正式加入IMF的储备货币篮子,是中国走向公认的全球经济强国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这是一个曾经在数百年中处于世界顶峰的国度走向复兴过程中符合逻辑的一步。
美国《华尔街日报》:这是这个亚洲巨人在地缘政治地位转变过程中获得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奖杯。
【专家点评】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人民币正式进入SDR货币篮子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成果,也表明国际货币体系制度对人民币发展的认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新之举。正式加入SDR也意味着未来我们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提高效率,增强专业,改进不足。
10月12日,香港两名候任议员在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就职宣誓时因故意侮国并宣扬“港独”而自动丧失议员资格。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作出权威性解释,释法对香港法院具有约束力。11月30日,香港高等法院宣布,驳回两名辱国候任议员就宣誓案司法复核提出的上诉,维持原判。二人宣誓无效,丧失议员资格。
【外媒视角】
法新社: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罕见地对基本法进行解释,指出不符合法定誓言的宣誓无效。
新加坡《联合早报》:两名议员触碰了北京的底线,中央政府决不能容忍“港独”势力挑战国家主权。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齐鹏飞:“人大11·7释法”,在某种意义上明晰了香港“基本法”的“排‘独’条款”,对于香港社会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港独”的危害性,对于有效地遏制和防范“港独”,对于香港特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具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及示范性的重大意义。
七、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年 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10月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外媒视角】
塔斯社:在这场红军从中国中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的战略转移中,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
法新社:对中国共产党来说,长征是一个重大事件。
埃菲社: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军队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从1934年到1936年穿越大半个中国进行的伟大转移。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走过了数百个村镇,提高了其在全国的支持率。
【专家点评】
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陶德言: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具有特殊意义。站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纪念长征,它的意义是为了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站在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审视长征,它的意义在于精神层面上深刻影响人类进程。长征永远在路上,永远在我们心中。
八、六中全会聚焦从严治党 顶层设计确立领导核心
10月24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开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文件,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全面要求,从顶层设计上编织制度笼子,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外媒视角】
西班牙《国家报》: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年度会议把习近平称为“核心”。这是一项荣誉头衔,但在中国政治中具有重要内涵。
德国《新德意志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意义和目标在于:在中国社会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明显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顶梁柱作用。
【专家点评】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都将在中共执政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这不仅在于六中全会以全面从严治党这样一个时代性命题,开启新形势下用制度治党的新征程,也在于这次全会有可能成为中共从运动式反腐走向制度性反腐的新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全会通过的“新准则”和修订的“监督条例”,必将成为这一新征程和新起点的重要标志!
九、习近平出席APEC利马峰会 助推引领亚太经贸新局
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其他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合影。(新华社)
11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表示,中国将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尽早结束谈判。中国大力推动并深化RCEP和FTAAP等多边贸易机制,得到积极响应。
【外媒视角】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利用APEC峰会的机会,把自己塑造成地区最重要的自由贸易支持者。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美似乎在进行角色对调,现在的中国看似比美国更像是维护全球治理的负责任大国。
彭博新闻社:在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之后,中国已抓住机会夺取维护自由贸易和抗击气候变化的世界卫士的衣钵。
【专家点评】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APEC利马会议具有三个重大意义。首先,发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的明确信号。第二,推动亚太地区的务实经济合作。第三,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和地区经济治理。在APEC利马会议上,中国表现出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态度,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经济治理方案。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必将做出更大贡献。
十、最高法宣判聂树斌无罪 勇于纠错彰显司法正义
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将依法启动。这是一份迟到20多年的无罪判决。最高检称通过此案办理,体现了司法机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决心。
【外媒视角】
美国《纽约时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改革刑事司法制度,推翻错误的判决是这项努力的一个关键部分。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这是在内蒙古的“呼格案”后,中国司法机关试图纠正冤假错案的又一重要案件。
【专家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敏远:聂树斌案的再审及纠错所提供的“样本”,既有实体方面的价值,也有程序方面的意义。聂树斌案通过异地复查、再审,由律师全面介入,并充分阅卷,这些程序方面的特殊做法,可以成为今后其他类似案件纠错的范例,甚至可以考虑成为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重要依据。我们应该从聂树斌案的纠正中,从刑事再审制度建设完善的意义上,予以高度重视,以使这个“迟来的正义”,对将来产生积极的意义。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