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瞬间]运动会上发生的那些事
球不在远,投准才行
25日上午十点半,东足球场上的女选手们正进行着一场与沙包的无声较量,无数女子摇头叹惋,以零分铩羽而归。这里正进行的是投沙包的比赛,投得远不占优势,只有投到指定位置才能得到相应分数。
动医141的李曦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来参加的,也许是这样的心态让她在比赛中有了收获,拿到了一分,谈起比赛,她“觉得挺好玩的。”。相比于李曦,她的同学于荷就没那么幸运。因担心投过了,于荷连投三次一次都没有进入目标区。“主要是没有手感,多练练应该会好一点。你要是空投就得用点儿劲,要是滚就得轻点儿,免得滚太远(超过目标区)。”失败之后的于荷也总结着“惨痛教训”。
这个项目三分靠手感,七分靠运气。得了四分的选手欢快得跳起来,得了零分的女孩自嘲到“这么多平行成绩到时候说不定还有附加赛呢。”
意犹未尽,来年尽兴
上午九点,西足球场上教职工趣味项目正徐徐展开。阳光正好,有老师感慨:“比起往年不是阴天就是下雨的,今年的天气真不错。”
刚刚参加完毛毛虫、羊角球、跳长绳、同心走等几乎所有项目,信电冯奇弟老师在足球场边找了个地儿休息,问起他哪个项目最好玩,他意犹未尽:“都挺好玩的,我还没玩够呢,要是再增加点项目就好了。”
虽然没玩够,但冯奇弟对项目本身还是评价很高,“不管什么岁数的老师都挺乐意参加,平时大家都各上各的课,谁也见不着谁,这个趣味活动娱乐,健身,要求还不高,又能调集大家积极性,多好呀。”
趣味项目还剩下午的拔河,冯奇弟表示要是有空位自己还要继续参加,他也期待着来年的趣味运动有更多新颖的项目能够让他“疯狂”,“尽兴”。
带病坚持比赛的人
水院大一同学李绍领参加女子三项全能100米的比赛,取得决赛小组第六的成绩,但她并没有很失望:“我今天状态不好,早晨晕车,又赶上肚子不舒服,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满意了。而且我并不是为了名次而来,仅仅是因为喜欢运动,就来报名参加了。”
信电学院辅导员胡晨是第二次参加运动会,在教工组女子甲组100米中取得了小组第一的好成绩,并远远领先于第二名。“今天有点感冒,没有去年发挥好,我已经连续两年获得小组第一了。”她骄傲地向记者介绍,“我平时就很爱锻炼,参加运动会也能为学院争光啊!”
铁面无私又贴心的径赛裁判
运动会上除了有顽强拼搏、挥汗如雨的健儿和呐喊震天、传递能量的观众,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兢兢业业的裁判们。起点、沿路、终点,都有目光如炬的裁判们。径赛裁判梁勇细心地提醒各位参赛人员注意安全,做好相关防晒措施,还贴心的跟记者说:“告诉你的同行们,在跑道上摄影是很危险的,让他们一定注意安全!”在处理违规问题上,梁勇则是铁面无私:“径赛运动员注意不要窜道,这是犯规行为,没有成绩。”
“霸气侧漏”的加油
场上健儿们挥汗如雨,看台上各个学院的志愿者也卯足全力为运动员们加油,其中理学院的阵仗十分夺人眼球。他们在鼓声中用力挥动手中的舞龙杆,齐声大喊着口号:“飞龙在天,活力无限。青春飞扬,看我理院。”
理学院体育部部长李岩颇为骄傲地说:“这是我们院老师们和学生会共同的想法,我们去年也租借了金龙和响鼓,传统又大气,也很有号召力和凝聚效果,希望能成为我们院的特色文化。”他说罢,还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额头,笑着向记者确认:“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很有气势?”
啦啦队表演
动科的啦啦队员们踩着动感的鼓点,在草地上轻盈地跳跃,阳光下闪动的笑靥是竞技场上别具一格的风景。动科142班的姚蕾说:“我们紧锣密鼓地排练了一个多月,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来练习,今天虽然有一些紧张,但感觉总体表现还是挺好的。希望今天的运动员们也要加油,赛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红色的运动裙彰显着青春的活力,生院的女孩子们一改在实验室中的严肃面孔,随着轻快的歌曲super girl,展现着蓬勃的朝气。自小学习民族舞的颜克悦有着深厚的舞蹈功底,她说:“这个舞节奏很快,其中一段传导式的动作很难做齐,我们从上个学期便开始努力练习,大家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才能练得如此熟练整齐,每一位的付出都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动感的鼓点,也没有鲜艳的队服。水院的啦啦队员们着装清纯,音乐轻柔,动作舒展。表演结束后掌声四起,队长盛婉瑜很开心:“我们想跳出自己的风格,不想走老路线,我们希望自己的表演是独一无二的。”另外,她还想对水院啦啦队的前辈们道一声真挚的感谢,多谢她们不辞辛劳的编舞和一直以来的鼓励。
后勤保障人员的付出
场上竞争激烈,场下的后勤人员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工商141班的吴永慧是后勤工作者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三级跳的参赛选手。上午后勤工作的忙碌让他几乎忘却了下午要面临一场比赛的紧张感。随着后勤工作的结束,他终于得闲认真观看比赛。从一个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他觉得这次运动会的趣味项目设置很好,很吸引人,大家的参与度也很高。当看到一位外国友人参加短跑比赛并夺得第一名时,他有些感慨:“除了天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外,中国学生也应当多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同样忙碌的还有场外的检录工作者,工作在身的他们无法进场观看精彩的赛事,午饭匆匆吃一份盒饭就又要投入忙碌的工作中去。来自化学113班的检录人员殷伯翰说,不能进场观看运动会的比赛的确是件比较遗憾的事,但检录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在场外为运动员们加油吧。
责任编辑: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