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辅导员工作室入选北京市首批建设名单

20.01.2016  19:52

为推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品牌化,打造一批专家型辅导员骨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16年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申报工作,通过组织专家初评确定20个工作室进入交流展示及终评环节。在1月19日下午举行的答辩展示交流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王达品宣布了经综合评分确定的10个首批资助建设工作室名单,我校星辰大海辅导员工作室以答辩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

星辰大海辅导员工作室以“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为选题方向,着眼于“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实状况,设定了辅导员应懂网、用网、研究网,克服“本领恐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目标。工作室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建立运行机制、开展互动调查、强化思想引领和深化工作研究,在建设周期内贡献出4项成果。

一是形成一套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模式。二是推出一组理论成果,发表研究文章,发布大学生网络舆情报告,出版书籍,建设案例库,形成辅导员网络育人理论体系。三是创作一批实践成果,包括文章、微视频、微音乐等,承接工作调研、交流和学生咨询活动,举办系列培训、主题论坛。四是培育一支骨干队伍,培养大学生网络新媒体骨干,使工作室全体成员成为网络育人的“行家里手”。工作室还将延展覆盖面,主动参与京津冀高校思政协同创新。

(工作室部分成员在答辩现场)

工作室由刘冰、邓张升、张晓佳、王靖、孙晓丹、于林民、苏星7名一线辅导员和张毅、崔睿2名学生工作干部组成,团队成员开展网络思政相关工作的时间都超过三年。工作室负责人刘冰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十佳博客奖、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和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于近日出版了网络育人专著《碰撞: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青春对话》(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作室的建设得到了学校领导、学生工作部门和相关专家教师的大力支持。校党委副书记薛庆国教授对工作室提出“成为首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高地和特色智库”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左鹏教授、文法学院李怡副教授都为工作室录制寄语视频,表达了对工作室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和建议。学生工作部对工作室的建立和参与申报给予了全程指导。

(工作室成员动漫版宣传画)

下一阶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持“精细、精实、精品”原则,鼓励辅导员建立工作室,开展专项工作学术研究、实践探索、研讨交流,进一步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

(摄影:学工部)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