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辅导员、团干部“读书读经典”分享会

26.05.2016  17:11

5月24日上午,我校辅导员“读书读经典”分享会在学校图书馆咖啡厅举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我校学生工作部部长于成文出席活动并作主题分享,我校星辰大海辅导员工作室、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材料学院辅导员和学生代表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参会师生依次做了读书分享发言。材料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张毅推荐了《追风筝的人》,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让我们勇敢地去追逐,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学校团委崔睿分享了《之江新语》关于“读书有三种境界”的论述:“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耐得住寂寞;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吃得起苦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迈得开脚步。”辅导员安晓东推荐了《叫魂》,他说:“读史能明志,要读无用的书、做有用的人。”辅导员苏星推荐了《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他解读了书中提到的“黑天鹅”概念:“人生是少数意外事件的累积结果,要不断自我强化,多做对未来具备长期影响力的事情。”学生理论社团代表也做了分享,求是学会姜曼同学推荐了汪曾祺的《食事》并分享了对作者海纳百川的胸怀的敬仰,青年读书会邹璐漪同学推荐了《菊与刀》,并谈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治世理念,更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研读终生的做人理念。”           

于成文结合阅读经历分享了三句话:一是人生是不断修炼的过程,二是人应该有谦卑之心、内心要足够强大,三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还对学校开展“读书读经典”活动做了三点部署:一是要结合已有活动资源进一步深入开展,二是要固化活动品牌、彰显文化特色,三是要将活动做得有意义、有意思。

寇红江在讲话中谈了三点体会。第一,为什么要读书。有四种意义、四个阶段:一是大学之前的读书是冥冥之中的兴趣,属于无意识阶段;二是大学阶段的读书是重要内容,是有意识阶段,也是学习的一种义务;三是读书成为人生不断成长的阶梯,对成长有意义,是自发阶段;四是读书成为人生取之不竭的宝藏,是人生追求的意义,也是读书自在的阶段。第二,读什么书。读书有四种境界:一是有趣的有趣,以兴趣驱动读书;二是有用的有用,务实主义读书;三是有趣的有用,可以达到读书的理想状态;四是有用的有趣,读书享受自在的兴趣。推荐四类书,专业书、业务书、人文社科类书和经典书目。第三,如何养成读书习惯。有四个举措:一是老师的引领,二是朋辈的影响,三是氛围的熏陶,四是机制的督促。培养读书习惯要经历四个环节:一是为“有用”而读书,二是坚持读书21天养成习惯,三是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四是读书成为生活方式。


分享会上播放了学校材料学院制作的关于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视频短片,聘任了7名辅导员“网红”为星辰大海工作室与小博士新媒体工作室“特约网评员”。据介绍,我校将依托辅导员、团干部、理论社团等载体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摄影:学工部)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