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街道试点“车位平衡”

04.08.2016  23:35

  今年,停车自治有望立规矩了。本市交通部门和研究部门正在摸底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潜力,并着手编制停车自治管理手册。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停车处处长穆屹昨日透露,这本小册子不仅将成为小区停车的“规矩”,还将是汇集各种缓解停车难妙招的“停车宝典”。此外,本市还将在城六区的12个街道建设示范停车区,使该街道实现“车位平衡”。

  30处居住区将建立体车位

  交通部门统计,目前本市基本上每10户居民中7户有车。去年,居住区停车配建比例终于增长到10户配8个车位。“因为车位紧张,有些小区私自做了地锁和拦截设施,更加剧了车位紧张,造成一些车位的浪费。”穆屹说。

  据介绍,交通部门也通过挖潜,缓解居住区停车难。截至去年,本市累计挖潜了7万余个小区车位。今年,30处居住区计划增加立体停车设施。

  全市地毯式普查车位家底儿

  北京到底有多少车位?一直没有精确的统计。

  截至上个月,全市经营性车位总量为195万余个,但非经营性车位总量的统计数据还要追溯至2011年。

  去年起,本市启动了新一轮停车位普查。穆屹表示,此次普查是“地毯式”调查,要摸清全市停车资源供给和车辆停放情况。目前,这项调查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第三方核查。预计今年年内,将对外公布本市停车位家底儿。今后每年,本市将更新停车位数据。未来,还将逐步提供手机实时查询停车位信息、预约车位等服务。

  城六区打造停车示范区

  今年,本市将重点缓解居住区停车难。

  穆屹表示,研究部门已开始对老旧小区改造实力进行前期摸底,并收集和总结近年来停车自治的成功案例,汇集成册,推动建设停车示范区,“我们的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共担、公众参与、法制保障。

  按计划,本市今年将在城六区每个区选择两个街道,打造12个停车示范区,实现“车位平衡”,即在区域内实现小汽车与停车位基本平衡,在不设置地锁等设施的情况下,每辆车都能找到车位。穆屹举例说明,比如石景山区,经普查该区有9万辆常驻车辆和约9万个车位,就总量而言,车与位基本平衡。但具体到街道等小区域后,车与位就不平衡了。停车示范区的“车位平衡”就是将停车管理的职责和区域逐级下放到区、街乡、社区,网格化治理停车,通过合理增加停车位供给,协调居住区与周边单位车位共享,施划一定夜间临时车位等方式,充分利用停车资源,实现“车位平衡”。

  交通部门坦言,所有居住区按需配置车位不太现实,尤其是胡同等区域。“建设一个车位大约需30平方米,目前本市有560余万辆机动车,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实现每辆车都在自己家门口有一个车位。

  来源:北京日报 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