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前行的干部人才之路

18.11.2015  18:24
——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干部人才工作纪略

来源:青海日报 2015-11-17 李彩芸 青组

  后发赶超者必须用较短的时间,疾步走完需要赶超的路途。

  领跑者的路径不可复制,要加快跨越发展的步伐,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

——题记

  14年前,“西部普通高校”、“名不见经传”是青海大学的老标签;

  14年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早已成为青海大学的新名片。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01年9月,经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和党委书记贺美英同意,“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教授团”来青帮助青海大学课程建设;2002年5月,清华大学李建保教授到青海大学任校长;2006年、2007年、2010年在党委书记陈希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教育部又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建设。至此,形成了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的总框架下,4所国内知名高校对口援建青海大学发展的新格局。

  14年来,在清华大学等四所支援高校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全力帮扶下,青海大学实现了一年一大步,年年有进步的跨越式发展,使青海大学的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给青海高等教育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强校之路,走出一条跨越式前行的干部人才之路。

加快跨越发展的步伐———

“推动发展的有力引擎”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和高层次人才作支撑,高校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领导班子是带领广大师生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的“火车头”。

  14年中,清华大学先后选派李建保、陈强、梁曦东、王光谦4位知名学者出任青海大学校长。他们的到来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他们带领学校行政班子成员一道,有力地推动了青海大学的发展建设,共同创造着青海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辉煌。

  伴随着清华大学直达青海大学“人才直通车”的开通,两所高校间干部人才的直接输送,开辟出了一条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路子,已成为引领和带动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引擎”。

  时针拨回到2009年。

  在这之前,青海大学生源质量始终是制约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之一。

  时任青海大学校长梁曦东提出,以提高生源质量为突破口,启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0年9月,2700名来自全国25个省市区,涵盖57个本科专业(方向)的一本学生走进了青海大学校园。

  时针拨回到2013年。

  这一年,王光谦院士出任青海大学校长,实现了青海高校院士零的突破。到任后,王光谦就结合青海大学实际,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二年,青海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青海大学新农村研究院获批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实现了青海省国家外专局“千人计划”项目零的突破。

  同年,清华大学科技园与青海大学科技园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助力青海大学科技园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不断提升学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今年对青海大学而言,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3月,青海省、清华大学再次签署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努力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对口支援、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加丰富、更有实效的新成果;

  王光谦校长提出的“天河工程”理论,申报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

  引进清华大学学科团队打造青海大学光伏产业研究中心,开展太阳能回收飞机碳纤维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研究。

  ……

  与此同时,青海大学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能力水平也在改革发展中不断提高。

  省委高度重视青海大学领导班子建设,着眼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积极采取内部选拔、外部交流等多种方式,努力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结构优的高素质领导班子。2013年以来提任3名优秀年轻的院系学科带头充实到校级领导班子当中,从党政机关交流提任2名管理经验丰富正处级干部担任校级领导,班子的学历、年龄、经历结构得到优化,整体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在不断的比追赶超中,我们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们竭尽全力让每一个院系或者一半的院系都有对口支援,把高层次的人才、最先进的理念等等全都带到青海大学来,以期让学科提升一个档次,把人才队伍建设起来,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王光谦校长说。

  “沟通有经验,人岗相匹配。”学校发生的巨变,青海大学的师生们有目共睹。

  领导班子的不断加强和高层次人才的直接引进,为青海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从“飞鸽”到“永久”———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院系是高校的基本单元,选优配强院系领导班子,是夯实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清华大学的倡导和几任援建校长的积极协调努力下,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选派管理经验丰富、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复合型干部,有力推进了青海大学地质、化工、农林等院系建设。

  “发挥好沟通、桥梁的作用,我们义不容辞。现阶段,我认为特别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学科交叉、人员整合、凝聚力量,打造培育优秀团队。” 2011年6月,林青教授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派,来到青海大学担任农牧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4年来,在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其实,林青教授只是几十位踏上高原,为高原的高等教育发展献智献力的代表之一。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根据青海大学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四所支援高校先后精心挑选17名高层次、高素质的专家教授出任院系负责人,帮助指导相关学科建设。先后选派10批专家教授团具体指导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他们心系青海大学的发展,情牵青海大学的师生,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工作精神,为青海大学师生树立了典范。

  “对搞水利科研的人来说,青海就是一块大宝地。来到这里以后,我们不仅完成了对研究对象的转移,同时也将团队带到了这里。” 青海大学水电学院常务副院长魏加华说。

  同样已将高原大地当成自己第二故乡的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李玉平说:“可以说,我们是一腔热情,‘自带干粮’来到青海大学,我们也希望倾尽自己的全力,把更多的项目、经验、团队带到青海大学,为青海大学增添学术声誉。”

  华东理工大学先后委派到青海大学的徐世爱、刘够生教授,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扎扎实实、全面的对口支援工作,使化工学院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崔彬教授的领导下,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从无到有,2012年以来,地质工程系成功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了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专业招收硕士生的历史性突破。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青海大学共引进博士84名、硕士373名,昆仑学者38名,培养博士63名、硕士396名。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在支援高校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学还先后选派300多人次的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锻炼,特别是2008年、2010年和2013年选派三批共36名优秀中层干部到清华大学培训学习,2014年选派20名辅导员赴清华学习……回校后,大家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工作,把清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运用于工作实践。

  智力帮扶结硕果,支援高校的精神,正在青海大学生根、开花、结果。

用智力来支援———

“想青海的事,做青海的事”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

  今年7月,省委书记骆惠宁诚挚欢迎支援高校领导来青考察指导工作,衷心感谢支援高校长期以来对青海的帮助支持。他指出,人才和智力支援补了短板、关乎未来,是青海最需要的。

  对口支援以来,各支援高校纷纷想青海的事情,做青海的事情。

  清华大学就把对口支援工作定位为:致力于提高青海大学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简单的“输血”。

  随着对口支援工作的不断深化,青海大学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分阶段、有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工作内容从最初的课程建设到提高教师的学历能力,再到院系建设、学科专业建设,逐步扩大到联合成立科研平台,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2013年青海大学提出深层次推进院系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新机制、新模式的工作思路,工作重心下移、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质量;

  2014年四所支援高校加大院系层面帮扶力度,对口支援院系间签订了15份工作协议,使青海大学院系学科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2015年四所高校从青海大学现有办学基础、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出发,指导、帮助青海大学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好“十三五”发展规划。

  举措出,实招现,成效显……

  从形成每3年选派1名清华大学校级后备干部担任青海大学校长的正常交替机制,到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协调对口支援高校先后选派15名管理上有经验,学术上有成就的高层次专家教授出任院系负责人,帮助学校推进学科建设……

  从引进招聘近100名985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学、管理岗位,并对其中管理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好苗子”,通过“压担子”、“给位子”重点培养,到突出教育实践培养,通过选派管理干部到对口支援高校、地方挂职锻炼,多渠道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套又一套“组合拳”频现,让师资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干部队伍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选才用人空间不断拓宽,通过多层次加强学校及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及院系领导班子建设,让发展的引擎更加强劲有力。

  未来几年,对口支援高校将紧紧围绕对口支援“四个显著提升”目标,加强团队建设,进一步发挥各个对口支援学校的优势,不断拓展对口支援的方式和内容,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促进青海大学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深切期望,殷殷重托,青海大学师生感恩奋进,加倍努力,着力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也将在跨越式前行的干部人才之路的指引下,迈向新的征程。

编辑:苑苑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