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治理沙化土地119万公顷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05.07.2016 13:56
本文来源: 林业网
据甘肃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9.14万公顷和7.42万公顷,全省荒漠化和沙化态势呈现面积减少、程度降低的“双减双降”趋势,荒漠化扩展趋势进一步得到遏制,土地沙化呈逆转趋势,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在颁布相关保护条例、办法的基础上,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出台相关制度,有效推动了沙区林草植被保护。同时,我省还加大对沙区林草植被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破坏林草植被案件875件、违法人员1005人,并通过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补植等措施,有效保护了防沙治沙成果。在防沙治沙工作中,我省突出沙区水资源保护利用,以强有力的用水总量刚性约束指标,实施水权精细化管理,并对开挖地下水实行严格的申请审批制度。对于沙区开发建设,我省始终坚持依法管理,积极开展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形成事前有评审、竣工有验收、事后有监督的工作机制。
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是推进防沙治沙重要的举措之一,通过不懈努力,我省三北工程效益逐步显现,河西北部风沙前沿逐步形成长1200公里、面积30.7万公顷的防风固沙林(带),营造农田林网8.7万公顷,保护农田60多万公顷,治理大小风沙口470余处,控制流沙面积20多万公顷,使1400多个村庄免遭风沙危害。同时,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稳步推进,累计治理陡坡和沙化耕地66.9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07万公顷、封山育林15.8万公顷,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此外,我省还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程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推进了全省防沙治沙整体进程和沙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 林业网
05.07.2016 13:56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