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专业合作之路 架农机增收桥梁

23.11.2018  21:22

象山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浙江省象山县黄避岙乡龙屿村,现有社员54名,拥有高速插秧机2台、高效联合收割机9台、大中型拖拉机21台、烘干机7台、高效植保机12台,注册资金144万元,流转土地5000亩,作业服务面积超过3万亩,有农机库房600平方米,育秧大棚3600平方米,下设育秧中心、培训中心、烘干中心、农机维修中心等多个附属设施,总资产约600万元。2017年,成功创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

谁来种地—找谷丰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许多村庄成为只剩老人、儿童留守的“空心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了难题。象山整体经济格局为工业、建筑业强势发展,海洋运输业、现代服务业、滨海旅游业蓬勃兴起,农业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以2011年为例,象山县三次产业比例为13:46:41,连续多年粮食自给率低于3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藏粮于地的核心是保护耕地面积和提升耕地质量。2011年11月,现任合作社理事长陈建良联合其他7名理事,注册成立了象山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后来陆续有40余户加入进来。现合作社承包土地5500亩,占全乡6000亩水稻种植面积的92%,有效减少了土地抛荒现象。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藏粮于技就是以科技为支撑,按照高产优质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布局,精准管好种好“责任田”。在品种选择上,谷丰合作社积极选种优质常规稻,并且会根据稻谷效益选择最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平均2-3年就会换种稳产优质、产销对路、适宜机械作业的优良品种,水稻品质、产量逐年提高。同时高度重视农业“机器换人”,在各级农业、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投入500余万元,添置了烘干机、大马力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测土配方施肥仪等先进农业机械。在提升生产装备水平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农机化服务效益。

建章立制—求发展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品质高、价格高的生鲜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不少农户改种“红美人”、“火龙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但是谷丰合作社始终埋头于水稻种植,按照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稳步推进区域内土地流转,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辐射覆盖面逐步扩大,走出了一条规范化、规模化与产业化服务之路。谷丰合作社在成立之时就建立了社员大会、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同时制定和通过了社员管理制度、社员大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合作社自身管理。合作社开展“五统一”服务,统一规范作业质量标准和作业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调度和维修保养,实现真正的统一合作,规范程度在全县属于佼佼者。几年来,合作社不断加强自身管理,拓宽服务领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9个理事每人从最初注资8万增加至16万,注册资金共计144万元。同时,全体理事、社员将合作社做强做大的信心坚定,全部利润持续投入扩大再生产,连续7年不分红,合作社总资产从建社之初的64万元增加至600万元,增长了近10倍。

瞄准市场—创品牌

合作社始终抓住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本着要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推行“订单作业”。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实现代耕代种代收。“订单作业”是目前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式,按协议开展机械作业服务,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17年全年累计完成作业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水稻机插面积6000亩,水稻机械收获面积6000亩、油菜和大小麦收获面积1500亩、机械植保18000亩。同时合作社提供粮油烘干服务,2017烘干粮油2000吨。二是引进创新适用机具。合作社具有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生产规模大等优势,能够有效地实现土地家庭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有机对接,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近年来先后引进生物质燃料热风炉,改变以往利用汽柴油为热源的烘干模式,成本每公斤节约近0.1元。利用无人植保机进行服务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且安全环保,防治效果好,又能增产增收,保守测算,每亩可增产5%-10%。三是打造“象优”品牌大米。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注册了“象优”商标,将水稻自产自销与农机服务作业相结合,不仅提升了合作社经济效益,而且解放了当地生产力,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为合作社所在的黄避岙乡打造“斑斓海岸”精品旅游项目提供了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