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计划体系迎“大手术” 科技项目管理有能者居之
22.10.2014 12:07
本文来源: 林业网
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可观 科研成果转化是难题
数据显示 2013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2364.68亿元人民币,占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11.55%。根据改革方案,中央财政科技经费中公开竞争方式的财政科研计划将重新优化整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大类。
刘姝威介绍说,调查发现,美国的科技财政支出项目用于基础研究,研究成果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是前沿科学。以美国NASA项目为例,美国科技转移费用远超过美国财政部拨款。NASA在每州设有特派员,由各州特派员与州政府一起筛选企业,然后上门宣讲产品,在达成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最后走向市场。“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科研模式。”她建议。
刘姝威认为,我国拥有的国际级科研成果不在少数,目前的难题是如何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市场价值。她说:“我国每年用于研发的财政支出其实相当可观。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已经出来了一些科技成果,但因为解决不了工业的问题,成果始终没能服务于发展。新《方案》的出台能很好地解决科技成果转移问题。”
专家建议项目管理应向社会招标
一直以来,科技项目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科技资源配置重复申请、重复投入的“碎片化”等诸多问题。新《方案》提出,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是通过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宏观统筹,具体委托专业机构来管理。
据报道,每年涉及上千亿元资金的近百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大蛋糕”将在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上,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切割”、运行。现有的政府各部门条块分割的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渠道将不再保留。这可谓是首次对改革开放30多年建立起的中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优化布局的“大手术”。
对此,刘姝威认为,随着有线互联网转为无线互联网、无人驾驶汽车等高技术产品的出现,今后科技化和智能化的生活方式可见一斑。在科技研究重要性越发突显的今天,改革科技计划体系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需要从财政领域谨慎处理科研经费投入问题,其中科研立项尤为重要。
对此,《方案》指出,将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科技部和财政部应该是监督角色,而不是执行角色。不论是立项还是科研成果转移都不应该是政府做的事情,科研项目管理应该从社会招标让有能者居之。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将给科学家更大自由度,能者居之才能提高效率。”刘姝威说。(周素雅)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2.10.2014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