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设立课外教学优秀奖 首届31位教师获奖

06.06.2016  21:17

6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首届课外教学优秀奖颁奖会在文化大厦举行。洪大用副校长出席并为获奖教师颁发课外教学优秀奖荣誉证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方蔚玮、监察处副处级纪检员李臻云、教务处副处长李向前、人事处副处长王甫银、学生处副处长李鹏、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姚、校团委副书记阿勒泰、文化科技园副总经理曾繁文及部分获得课外教学优秀奖的教师参加会议。颁奖会由教务处处长龙永红主持。

本科课外教学优秀奖是学校为表彰在本科生课外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指导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专门设立的教学奖项,奖项不分等级。主要目的是藉此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指导本科生课外学习、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工作热情,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研究实践制度的重要举措。通过各学院、各部门的认真推荐和课外教学优秀奖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选,2016年共有31位老师获得课外教学优秀奖。

洪大用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获得课外教学优秀奖的老师表示祝贺,尤其对教师们在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没有资金支持的前提下,面对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学问的探索、对成长的期望,放下案头工作,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表示感谢。

洪大用副校长强调了课外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同时也体现在很多课外活动中,一次课外指导,对社会问题的困惑,旅行的经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也都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

洪大用副校长指出应当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他说今天的课堂教学不是封闭、孤立的,在当今社会,随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变化,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发展,不能仅仅只关注课堂教学,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他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例,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也有课外化趋势,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外学习,把疑问带进课堂,课堂成为开放式研讨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很多课外教学也是经过系统设计,有规范的程序,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式,课外教学亦受课堂教学的影响,因此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快速变革的大背景下,应当重新理解传统课堂教学,课堂与课外教学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都非常重要。

最后,洪大用副校长引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名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来强调课外教学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次颁奖会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此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统计学院蒋妍副教授、信息学院高金伍副教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徐拥军副教授、历史学院魏坚教授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

统计学院蒋妍副教授认为学校设置课外教学优秀奖是对老师课外教学指导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她认为课堂与课外教学,既相互衔接,也相互促进,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她结合自己担任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的教学经验,面对刚入学的学生既有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同时又缺少科学研究方法等现实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参加课外项目的学生开设抽样调查等课程。通过比较分析,蒋妍老师发现,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课外指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甚至可以促进学生早日发现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通过课外教学指导实践,把课外指导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素养的养成。

信息学院高金伍副教授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建模竞赛10年来走过的路程,通过信息学院建模指导教师团队的不懈努力,学校数学建模队伍不断壮大,由10年前的10支参赛队伍发展到目前的100支左右,学生参与范围由以信息学院为主的少数几个学院发展到覆盖全校所有学院。学校全国数学建模获奖成绩在北京8所985高校中位居首位,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不断取得突破。2014年2个参赛队获得位居全球前25名的特等奖提名奖,2016年一个参赛队获得特等奖,一个参赛队获得特等奖提名奖。他认为数学建模竞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反馈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训练、检验和升华。近十几年来学校不断改革和加强数学基础教育和数学实践教育,为促进学校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大学学生因为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建模成绩突出被推荐到国内外名校深造的学生规模逐年增加。十几年来在没有报酬、没有奖励还要牺牲大量假期的情况下,数学建模指导小组老师们秉承着坚持奉献、锐意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辛勤付出、创新模式,使学校数学建模竞赛成绩稳居国内高校前列。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徐拥军副教授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兰台读书会”的创办经验。一是持之以恒,“兰台读书会”创办于2012年,早于学校“读史读经典”活动。四年来,“兰台读书会”坚持每三周举办一次读书分享会,累计举办了45期,通过持续举办读书会,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倡导“非功利性阅读”理念,针对当前青年学生读书功利化色彩浓、目的性强的问题,《兰台读书会章程》特别提出“非功利性阅读”的原则,即参加兰台读书会,没有学分,没有奖励,评优、评奖、保研没有加分。三是强调跨学科阅读、经典阅读和纸本阅读,《“兰台读书会”推荐阅读书目》涵盖了国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等12个学科的古今中外的192部经典学术著作。四是坚持阅读、思考、写作、表达四位一体的综合训练。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择优编印《悦读——兰台读书会优秀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阅读后分享,同学间讨论、交流,对同学们的阅读、思考、写作、表达进行综合性的训练,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夯实了学生的学术基础,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院风学风的优化。

历史学院魏坚教授回顾了自2004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起,开创并坚持11年的田野考古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人民大学为考古专业本科生开设田野考古实习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实践证明,田野考古实习课程的开设,不仅解决了本科生的实习问题,也实现了前辈们梦寐以求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夙愿。通过开设考古实习课程,首先让学生掌握了考古学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考古实践,使大家对考古不再陌生,更为重要的是,把书本中学来的知识带到广阔的田野中去印证,使将来可以成为史学研究者的青年学子们懂得关注和解读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将其用到史学研究中去;第二是为学生了解中国农村创造机会,在考古过程中,学生吃住在老乡家里,是学生了解社会难得经历和学习过程;第三还可以磨炼年轻人的意志品质。此外,除了充分肯定田野考古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他还将田野考古置于学科建设体系中考量,表示将继续做好学院田野考古建设工作。

附: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课外教学优秀奖获奖教师名单

王    芳       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王建华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王树良       新闻学院副教授

石    磊       环境学院副教授

朱文奇       法学院教授

朱    青       信息学院副教授

闫    瑾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李    莹       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杨    东       法学院教授

杨钢元       新闻学院副教授

肖建国       法学院教授

宋    枫       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成思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陈晓晨       理学院讲师

季    威       理学院教授

郐艳丽       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周文霞       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周    立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赵    勇       经济学院副教授

段    晖       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秦    波       信息学院讲师

夏    璐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徐拥军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

高金伍       信息学院副教授

唐    杰       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彭    翊       商学院教授

蒋    妍       统计学院副教授

储卉娟       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

魏    坚       历史学院教授

魏德东       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