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召开2013级本科生“读史读经典”项目阶段总结会

02.01.2015  13:33

12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读史读经典”项目阶段总结会在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靳诺、项目特邀顾问杨慧林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图书馆、历史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班主任代表、读史辅导员代表及2013级本科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吴付来副书记主持。

学生工作部部长宋大我汇报了“读史读经典”项目阶段实施情况。他谈到,“读史读经典”项目实施半年多来,在引导学生“回归经典”、“接近名著”,营造“悦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项目的成功还促进了大家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维下学生工作的思考,推进了在“我们一起”的全员辅导、课外活动综合评价体系打造方面的探索。他还梳理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

历史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后滨总结了“读史读经典”项目在书目推荐、阅读指导方面的思路和成果。刘后滨教授从历史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对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作用出发,谈了自己对“读史读经典”项目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希望能够通过项目的实施真正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刘后滨教授鼓励参与项目的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一起阅读”,克服工作困难,让更多的学生从项目中受益。

班主任、读史辅导员和2013级本科生的代表分别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本科班班主任夏璐作为班主任代表汇报了在“读史读经典”项目中担任“研读导师”的工作情况和感想收获。他表示,“读史读经典”活动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让他重温了学生时代阅读过的经典,又获得了新的感悟和提高。他还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读书活动的一些经验和措施。

读史辅导员代表、史学经典研读社首任社长徐聪分享了承担“读史读经典”辅导任务的经历和感悟。他表示,“读史读经典”无疑是自己在大学中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虽然读史辅导员的工作看起来很平凡、细碎,甚至辛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全情的投入,但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也是巨大的,看到师弟师妹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改变,大家心中都无比自豪。

2013级本科生、财政金融学院陈菁菁作为参与者,亲身体验了“读史读经典”项目的全过程。她表示,“读史读经典”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让自己跳出了高中历史学习的狭小圈子,走向更为广阔的历史天地,并感悟到大师的治学品格,这些都是受益终身的财富。她还谈到,作为班长,参与班级读史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也获益良多,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得到切实锻炼。

在听完项目介绍和各位代表的发言之后,杨慧林教授就项目开展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读书人读书本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当前大学校园存在“读书没有读图读网多、读书没有读教材多”的现象,令人忧心。中国人民大学开展“读史读经典”项目,促进课外阅读,把学生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同学们在参加这个项目过程中表现出的阅读热情,以及不写套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的意识都让人感到欣慰,希望项目能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学术规范意识、提炼问题意识和语言使用能力,更好地帮助同学树立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靳诺书记作总结讲话。她以“组织工作有板有眼,指导老师兢兢业业,学生作业有模有样”三句话,对“读史读经典”项目的实施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了“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并生动讲述了“以色列人周末全民阅读”的故事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靳诺书记认为,当代大学生除了采取“话说三国”、“话说红楼”等大众媒体式的阅读方式,更应该以学者的姿态与眼光饱满地阅读,从读书中获取“灵气”与“智慧”,多读书、巧读书而不死读书,将取得的知识化为永不褪色的“内在”。她还以自身经历为例,建议在当下社会,大学生读书应先行,并且要在“”节奏里“”读书,只有“用脑”读书才能既养身又养心。

靳诺书记强调,当代大学生在读书方面鲜有“童子功”,抢救性地开展“读史读经典”活动十分必要。她举例阐释了大学教育倡导、引导学生读书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希望读书多、有深刻阅读体会的同学能够带动更多同学深入阅读,也希望每一位同学珍惜“读史读经典”项目提供的各种机会。

自2013年开始,学校制定并落实以“厚重”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特别设置了“读史读经典”项目,力求通过课内、课外有效衔接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回归经典”、“接近名著”,在品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立融通文理、跨越中西的“大历史观”,砥砺“批判—反思—创新”式的历史思维能力,积淀厚重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