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优惠价格咋就没了?

15.11.2017  03:45

  刚过去的双11购物促销大战硝烟尚未落定,不少剁手党们开始“恢复理智”,在清算自己的“贡献金额”时发现,由于淘宝、京东等网站在双11的促销价上玩儿猫腻,刚刚过去的购物节并未让自己获得预想的实惠。

  结账价与优惠价不一

  算不算欺诈?

  马女士在双11之前在京东看中了一款倍耐力轮胎,价格为779元,一直关注着,准备看看双11时有没有优惠。就在双11当天,她发现自己的账户收到了降价通知,说这款轮胎已经从779元降为了549元,请赶紧抢购。于是,她赶紧登录账户把轮胎放入了购物车准备结账,然而就在结账的前一分钟,她发现轮胎的价格已经“突然”恢复成为了原价779元。“如果我结账时没有留意看,其实就还是以原价买的轮胎。随后我询问了供应商的客服,对方回复我说‘价格是京东管控的,时间段不同,价格有的型号会做促销’。”马女士说:“我并不认可他们的解释,如果只是分时促销,商家的通知并没有对降价的时间段做出详细明示,等返回页面寻找型号时,价格已经悄然涨回去了,如果我没仔细看结账买了,四个轮胎本以为便宜了近千元,其实,压根儿没享受到双11的优惠。

  许多“特惠”名不副实

  “我在天猫某商家看中了一套书,平时40多元,就在双11前一天,我准备和其他商品一起结账时,发现这套书变成60多元了。网上去问客服,客服说因为这是‘套装’,我说你们别糊弄人了,我平时看的很仔细,当时40多元也是套装。”郑女士昨天告诉记者:“在京东给女儿买绘本,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这个绘本我双11之前一直放在购物车,131元,到了双11商家搞‘买150元减50’的活动,于是我还特意挑了一本22元的书去凑,结果最后准备买的时候,发现平时131元的绘本在双11涨成了140元。气得我最后什么都没买。

  家庭主妇王女士也有同感,“手纸啊、牛奶啊这些食品日用品,我经常在网上买,价格很清楚,平时我常买的49元一箱的牛奶,在双11前一天涨到了54元一箱,页面上居然显示着‘超级大特惠’字样,其实涨了10%,平时49元时都没这么夸张的字样,我心想平时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不就被忽悠了么?”王女士说。消费者张先生也发现了这样的猫腻:“三支装的牙膏,我看平时价格79.9元,双11前一天,涨到了84元。一个人多挣四五块的,卖得多了这可真是一笔不菲收入了。这是打着双11的促销招牌浑水摸鱼,欺骗消费者啊。”(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孟环) 【编辑:刘文曦】